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B132)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曾艳梅施军平娄国强刘寿荣黄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肝
  • 4篇乙肝病毒
  • 4篇肝病
  • 4篇病毒
  • 3篇乙肝病毒宫内...
  • 3篇阻断
  • 3篇宫内
  • 3篇宫内感染
  • 2篇停药
  • 2篇米夫
  • 2篇拉米夫定
  • 1篇蛋白
  • 1篇乙肝免疫
  • 1篇乙肝免疫球蛋...
  • 1篇乙肝免疫球蛋...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妇女
  • 1篇停药时间
  • 1篇球蛋白
  • 1篇免疫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第六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曾艳梅
  • 3篇娄国强
  • 3篇施军平
  • 3篇黄劲松
  • 3篇刘寿荣
  • 2篇陈蓉
  • 2篇张思泉
  • 2篇陈君
  • 1篇陶承静
  • 1篇张素英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23例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d,肌肉注射HBIG200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200IU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ug,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μg。结果:23例新生儿出生时4例HBsAg阳性(>0.05IU/mL),HBVDNA均<103拷贝/mL。7个月时HBsAg和HBVDNA均阴性,HBsAb均阳性。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曾艳梅张思泉娄国强陈君施军平刘寿荣黄劲松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停药策略探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服用拉米夫定,不同时间停药后妊娠妇女的病情变化,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胎儿宫内感染的最佳停药时间。方法将120例HBsAg和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毫升、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分为对照组、治疗Ⅰ、Ⅱ、Ⅲ组,每组各30例。各治疗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Ⅰ组分娩后停药,治疗Ⅱ组分娩后4周停药,治疗Ⅲ组分娩后6周停药,对照组30例不用药。4组均于孕26~28周和分娩前检测肝功能、HBV-M(乙肝标志物)、HBV-DNA定量。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3、6个月及对照组产后1、3、6个月分别检测产妇肝功能、HBV-M、HBV-DNA。新生儿出生断脐后立即检测静脉血HBV-M、HBV-DNA定量,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分娩前HBV-DNA定量及胎儿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3、6个月与对照组产后1、3、6个月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停药时间和是否用药无明显关系。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个月HBV-DNA均回复至治疗前水平,HBV-M均无变化。各治疗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用于妊娠晚期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安全有效,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的孕妇分娩后即可停药,停药后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HBV-DNA。
曾艳梅陈蓉娄国强施军平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停药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后停药为治疗组,26例孕妇未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分娩前及产后1月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22例新生儿出生时2例HBsAg阳性(〉0.05 IU/mL),且HBV DNA均〈10~3拷贝/mL;对照组26例新生儿出生时10例HBsAg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HBsAg、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分娩前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后1月治疗组HBV DNA回到治疗前水平。结论:HBV感染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曾艳梅张思泉娄国强陈君施军平刘寿荣黄劲松
关键词:乙肝病毒宫内感染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妊娠妇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妊娠妇女的影响,寻求最佳停药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1月本院门诊检查并住院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1,ALT、AST正常的孕妇120例,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妊娠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1,再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分娩后停药,B组30例分娩后4周停药,C组30例分娩后6周停药,对照组D组30例不用药。4组均于孕26~28周和分娩前检测ALT,AST,HBV-M,HBV-DNA定量。A,B,C组停药后(D组为产后)1月、3月、6月检测产妇ALT,AST,HBV-M,HBV-DNA。新生儿出生断脐后立即检测静脉血HBV-M,HBV-DNA定量,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g,乙肝疫苗0,1,6方案接种。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HBV-DNA定量在分娩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检测ALT、AST的总体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停药后1月HBV-DNA定量均回复至治疗前水平,HBsAg均〉250 IU.mL?1,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6.74%(6/89)和31%(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用于妊娠晚期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安全有效,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的孕妇分娩后即可停药,停药后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HBV-DNA定量。
陈蓉曾艳梅张素英刘寿荣黄劲松陶承静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宫内感染停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