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HA130161)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洪席李志超刘志军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实体性到过程性:基于过程哲学视域下的我国课程语言变革
- 2018年
- 课程语言是人们进行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究的物质载体与符号表征,反映了学者群体(或个体)对课程"经验事实"的感官认知、理性洞察、价值判断和思维范型。浸淫于机械论宇宙观的实体性课程语言,所反映、表征的是基于实体性思维控制下的更具机械性、恒定性、静态性、封闭性的课程世界,但由于难以表征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经验的充盈、丰富,以及种种潜在的可能性,而使其所承载的教育学价值和意义日趋式微、消解或丧失。为能更深层次地体认和诠释新型的过程性、转变性课程世界,我们需要突破"现有语言"的藩篱与窠臼,进而凭依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来构筑或创生出一种非实体性、非本质性的,更富有关系性、体验性、有机性的课程语言。在新时期,我们需要"走向课程语言的概念重建",探索如何运用过程性课程语言来感知、描述与诠释课程的过程性、流动性、生成性本质样态和时代愿景。
- 王洪席刘志军
- 关键词:过程哲学实体性过程性
- 置身教育变革中的教师角色:困境与出路
- 2016年
- 在教育变革中,教师扮演着执行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变革中,教师正遭遇着难以承受的负担,教学行为转变的滞后性、自治性孤立、难以胜任真实的课堂情境等诸多艰难困境,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在新时期,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教育变革的意义问题"、提升教育理念的行动力、强化合作环境中个体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对真实教学情景的适应性,进而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唯有这样,教师角色才能走出诘难与困境,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 胡杏培王洪席
- 关键词:教育变革教师角色专业学习共同体
- 中国教学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不同的教学与课程文化传统遭遇了根本性的冲击、消解和挑战。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教学文化传统与灿如夏花的英美课程文化传统相遇,构成了当今世界教学与课程文化变革中的一大景观,并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教育改革场域中演绎出两种迥然有异的历史命运。在新时期,中国教学文化传统应与世界上所有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展开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并在超越对话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惟有此,中国教学文化传统才能实现"脱胎换骨"或"涅磐重生",最终走向"文化自觉"意义上的自主、解放和新生。
- 王洪席
- 学生学习选择权与学校课程供给被引量:11
- 2018年
- 在新高考改革语境下,进一步尊重与彰显学生的学习选择权,已成为当下教育公共政策的重要价值取向。赋予学生学习选择权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升学业成就、增强责任意识。学生学习选择权的真正实现离不开学校多样化、丰富性与适切性的课程供给。为克服和扬弃传统学校课程体系或结构较为单一、机械与同质化的流弊和困境,高中学校需通过推进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实现多样化的学科课程再造、借助外脑打造"特供类"课程、构筑面向个体的"课程分层"体系等路径,来加大课程供给力度,提升课程供给效能。
- 周佩灵胡杏培王洪席
- 关键词:学校课程
-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价值及其限度被引量:5
- 2015年
-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分支领域,从单一国别的历时态纵向比较,发展为国别间就某一范畴具体内容的横向比较,进而上升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探讨。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这一议题在实践应用中,具有"硬币的两面性":一方面,思维逻辑的重建、文本脉络的厘清、范式取向的调整这三个维度,彰显了政策比较研究的内在价值;而另一方面,"全球—地方化"、价值冲突、非理性修辞、文化偏见等因素,又是政策比较研究中无以超脱的局限。要实现教育政策在并置中比较,需要借助整体化立场、政策知识、"以证据为本"的研究,予以规范。
- 李志超
- 边缘革命、思想市场与课程变革
- 2014年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改革成效或达致预期的改革愿景,需开创出多元化的改革路径,并营造出一个自由、开放、包容且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空间。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应着眼于以下努力:积极探寻课程变革的另一条路径——激发边缘革命;进一步架构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培育思想市场。唯有如此,课程变革才能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并呈现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局面。
- 王洪席
- 关键词:课程变革
-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课程论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怀特海过程哲学被视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生长点,其对我国课程论研究而言,可以打开新的学术视野、拓宽“思维面向”与创生可能性.怀特海的“过程原理”为课程的过程性本质定位奠定了扎实的哲学基础;“事件性”语言观或过程性语言观有助于我国“非实体性”课程语言的构筑与创生;“摄入”概念对于破除课程“简单位置”的内在困境与症结,进而为课程的关联性主题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镜;“动力学的过程分析法”超越了传统静态结构分析方法的壁垒和局限,为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突破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 王洪席
- 关键词:过程哲学课程论研究
- 课程“好声音”——论课程语言及其流变被引量:2
- 2014年
- 作为教育的核心范畴与焦点论域,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都与语言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课程研究范式的时代转换激发了课程语言的"符号潜能",多种课程语言如科学化课程语言、政治性课程语言、隐喻性课程语言、叙事性课程语言等华丽绽放,课程领域成为一首多种声音交汇融合的复杂的交响乐。任何一种课程语言的产生都有历史的合理性。课程语言流变现象不是一种异相,而是常态,其本质是课程思想观念的变革。
- 王洪席
- 学习文化观转换与学生学习力提升被引量:6
- 2015年
-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增强与振拔和学生关于学习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与思维范型(即学习文化观)有着紧密关联。囚禁于苦楚学习文化观视域,学习者因对"苦学"信条的恪守与服膺以及对"苦学"路径的遵从和依赖,从而导致其学习力的贫困、乏力与积弱。立足于"享受"学习文化观,赋予人类学习以鲜明的内在满足性、精神超越性和自主反思性逻辑与品质,则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力呈现丰富和充盈之态。我国乐学思想生命力的释放、儿童兴趣取向课程教学观的构筑、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协同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 王洪席
- 关键词:学生学习力
- 布鲁纳教育思想转变及其学术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布鲁纳凭《教育过程》享誉盛名三十年后,其教育思想从关注人的认知结构转向了另一新的理论范畴和知识典范,即"文化主义"(culturalism)。其中,文化、心灵与教育可看作是布鲁纳教育文化理论的概念压舱石,把"教育和学校里的学习看成置身在文化脉络之中的事业",即从大文化视域来探讨教育的深层次意义建构、学校发展以及学习者的心灵成长,也就成为布鲁纳最核心的教育关切。布鲁纳的教育文化思想对当下中国所涌现出来的种种社会文化问题,究竟会对儿童的心灵世界与学习体验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这一议题带来了深刻启示。
- 王洪席
- 关键词: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