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A550003)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8H指数:8
- 相关作者:顾瑞霞黄玉军郭飞翔刘冬陈大卫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黑米发酵乳的研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优化黑米发酵乳的工艺条件,以黑米和乳粉为主要原料,将黑米酶解液与复原乳粉混合接入菌种后进行发酵,研制出一种集黑米和发酵乳功能为一体的黑米发酵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米酶解液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温度60℃、加酶量200U/g、糖化时间7h,制备黑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5%的蔗糖、20%的酶解液、接种3%的菌种、40℃发酵4h。此工艺条件得到的产品质量优,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 郭飞翔韩青青顾瑞霞鲁茂林
- 关键词:黑米乳粉发酵乳
- 人源益生菌研究与应用开发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对人源益生菌的重要性、益生特性,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开发应用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人源益生菌的开发利用有所助益。
- 郭飞翔陈大卫瞿恒贤陈旭娇陈娜李朋顾瑞霞
- 分离的巴马人群肠道乳酸菌数量及功能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对采集的广西巴马地区长寿家族粪便样品进行菌株分离,通过平板计数,比浊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菌群数量、耐受力和抑菌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分离培养基之间的菌落总数有差异,并且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菌落数(108 cfu/g^109 cfu/g)要多于球菌选择性培养基菌落数(107 cfu/g^108 cfu/g);不同性别之间分离的女性肠道乳酸菌总数(8.98±0.42)(lg cfu/g)略高于男性(8.87±0.46)(lg cfu/g),不同年龄组中青少年组的肠道乳酸菌数量最多;分离的乳酸菌耐受能力比较发现中年组(0.408 5±0.082 7)(lg cfu/g)与老年组(0.372 6±0.083 2)(lg cfu/g)的耐受胃液能力相当,且显著大于青少年组(0.339 5±0.072 5)(lg cfu/g)和长寿组(0.282 6±0.038 5)(lg cfu/g);不同年龄组的耐胆盐能力和耐受肠液能力相当;分离的乳酸菌抑菌能力比较发现分离的不同年龄组的乳酸菌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都是青少年组最强,同一年龄组的乳酸菌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较强;分离的男性肠道内的乳酸菌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要低于女性,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相当。
- 郭飞翔陈大卫石雪晨赵海晴伍云黄嘉棣顾瑞霞
- 关键词:肠道乳酸菌耐受性抑菌
- 鼠李糖乳杆菌LV108及其发酵乳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LV108及其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正常小鼠)、模型组(免疫抑制小鼠)、药物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左旋咪唑)、LV108菌悬液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菌悬液)和LV108发酵乳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发酵乳),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干预4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耳肿胀度和肝、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相比模型组,LV108菌悬液组和LV108发酵乳组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脏器指数、血清IL-2与IgG水平、血清溶血值、耳肿胀度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均P<0.05);在脾脏指数、血清IL-2与TNF-α水平、血清溶血素含量和耳肿胀度免疫指标上,LV108菌悬液组与LV108发酵乳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V108菌体及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具备较全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均可提高小鼠的自身免疫力;LV108发酵乳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LV108菌体。
- 刘东方陆军陆煜李绍群瓦云超顾瑞霞
- 关键词:发酵乳动物实验免疫调节
- 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人源乳酸菌筛选被引量:13
- 2014年
- 分离筛选出长寿人群肠道中具有益生功能的乳酸菌,并研究其体外降解胆固醇能力。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80株乳酸菌中,9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26.60%、24.30%、22.50%、16.72%、46.61%、16.10%、19.80%、19.60%、17.80%,在0.30%、0.50%及1.00%的胆盐培养基中存活率最高的菌株为o2,存活率分别为21.31%、13.35%及12.43%;9株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利福平、环丙沙星敏感或中度敏感;9株菌对三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V9、o2分别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0 mm、11.40 mm,9株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普遍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7.00 mm;9株菌中f10、o2、T1及V9的胆固醇降解率较高,分别为45.85%、40.76%、41.70%、42.87%,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为屎肠球菌、食窦魏斯氏菌、干酪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是良好的辅助降血脂候选菌株。
- 陈大卫郭飞翔顾瑞霞邹东昊赵海晴
- 关键词:长寿人群乳酸菌胆固醇
- 原料乳中氧氟沙星残留量对S.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质构及流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选择对氧氟沙星敏感的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grx02作为发酵微生物,研究了不同氧氟沙星残留量对其生长曲线及发酵乳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乳中氧氟沙星残留量达到1.0μg/m L时,会使S.thermophilus grx02的生长速率、发酵乳的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降低;当氧氟沙星残留量达到0.5μg/m L时,会对S.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的流变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凝胶稳定性降低,抗机械运动和温度变化的能力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原料乳中氧氟沙星的残留限量应该控制在0.5μg/m L以下。
- 陈霞包一枫陈大卫赵海晴顾瑞霞
- 关键词:氧氟沙星嗜热链球菌发酵乳流变特性
- 鼠李糖乳杆菌LV108传代的稳定性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对鼠李糖乳杆菌LV108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测定鼠李糖乳杆菌LV108在传代过程中发酵特性、益生特性的变化,并用RAPD方法分析不同传代菌株基因组的变化。结果表明,LV108经过20代传代后,其发酵乳pH值、酸度、持水力、黏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耐酸及耐胆盐能力无显著变化,在pH值为3.0和胆盐质量分数0.3%的培养基中,存活率分别大于90%和4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中度抑制以上,在传代过程中变化不显著;α—ALDC,LDH,α—Gal酶的活力在传代过程中也较为稳定。统计分析20个引物PCR扩增指纹图谱中的各类扩增带,基因组相似率在0.9761~0.9973之间,在传代过程中各代菌株基因组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LV108可作为良好的发酵菌株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 薛梅刘东方桑建陈大卫张博文何勇李正华王春雷顾瑞霞
-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传代
- 人源性发酵乳杆菌f5降解大鼠胆固醇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比较体外降胆固醇能力的基础上,从如皋长寿人群肠道中筛选得到1株发酵乳杆菌,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的降胆固醇作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析动物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生化、肝脏生化等指标,初步探讨菌株在体内的降胆固醇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菌悬液组和发酵乳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脏体系数(P<0.05);而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浓度组与发酵乳组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水平(P<0.05);电镜透视发现,高浓度组能改善大鼠的肝脏、心脏的组织结构。高剂量的菌悬液及发酵乳对高血脂症大鼠的胆固醇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功效。
- 黄玉军梁文星刘冬陈大卫顾瑞霞
- 关键词:发酵乳杆菌高脂血症胆固醇
- 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抗氧化乳酸菌筛选被引量:2
- 2014年
- 为获得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高抗氧化性能乳酸菌,测定了30株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中的乳酸菌发酵液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并对初步获得的4株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发酵不同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发酵液抗氧化性能不等同于其各组分抗氧化性能总和,且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性能显著高于其菌体和胞内提取物。获得综合抗氧化性能较好的2株菌L10和L13,两株菌发酵上清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4%和64.8%,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1.8%和53.5%;两株菌发酵上清液还原活性A700nm分别为2.523和2.540;两株菌发酵上清液T-SOD活性分别为32.802U/mL和33.825U/mL,GSH-Px活性分别为37.273U/mL和45.012U/mL。两株菌经鉴定分别为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 刘冬刘冬黄玉军苏万业
- 关键词:乳酸菌抗氧化
- 骆驼乳生物资源与营养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β-乳球蛋白。目前我国对骆驼乳的研究还很有限,但随着消费者们对骆驼乳认识的深入,骆驼乳制品的全面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
- 石雪晨印伯星孟茜赵堂彦瞿恒贤江洪海顾瑞霞
- 关键词:营养蛋白质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