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71120027)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邹云增钱菊英吴彦姚康陆浩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FRACTA...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力衰竭
  • 1篇炎症免疫
  • 1篇炎症趋化因子
  • 1篇炎症趋化因子...
  • 1篇受体
  • 1篇衰竭
  • 1篇趋化因子类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充血性
  • 1篇慢性充血性心...
  • 1篇及其受体
  • 1篇急性冠状动脉
  • 1篇急性冠状动脉...
  • 1篇冠状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5...

作者

  • 2篇葛均波
  • 2篇陆浩
  • 2篇姚康
  • 2篇吴彦
  • 2篇钱菊英
  • 2篇邹云增
  • 1篇张书宁
  • 1篇葛雷
  • 1篇黄浙勇
  • 1篇张春瑜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新型趋化因子循环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水平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新型趋化因子循环Fractalkine及其受体C3CXR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CHF患者(CHF组)55例和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受体CX3CR1水平的表达;并对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的水平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纽约心功能分级(NYHY)Ⅲ、Ⅳ级者明显高于Ⅱ级者;CHF组循环单个核细胞CX3CR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14.7±8.1)明显增高(P<0.05),并且随着NYHY程度加重,表达水平亦明显增高[NYHAⅡ级者为25.1±12.4,与正常对照组比(P=0.03);Ⅲ级者为37.3±11.0,与NYHAⅡ级者比(P=0.04);Ⅳ级者为41.7±11.1,与NYHAⅡ级者比(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的水平与NT-proB NP水平呈正相关(r=0.364,P<0.01)。结论:循环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可能参与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免疫发病过程。
姚康张书宁吴彦陆浩黄浙勇钱菊英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FRACTALKIN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炎症免疫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Fractalkine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新型趋化因子Fractalkine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发病有关,我们对临床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可溶性Fractalkine(sFractalkine)水平进行了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心绞痛(UP)36例,同时以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斑块性质做出判定;ELIZA法检测外周血sFractalkine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MI组sFractalkine水平(900.9±66.6)pg/ml显著高于UP(F=4.21,P=0.0008)及SAP组(F=4.85,P=0.0006),血管内超声确定有斑块破裂的UP患者sFractalkine水平(717.8±49.1)pg/ml显著高于UP组无斑块破裂者(610.9±34.8)pg/ml(F=2.21,P=0.03),sFractalkine水平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329,P=0.003)。结论 sFractalkine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发病,尤其是在斑块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姚康陆浩张春瑜吴彦葛雷钱菊英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炎症趋化因子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