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253)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罗永红孔丽娜张正荣张轶清张帆更多>>
-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PR和L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瘦素受体(LR)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它们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作为预测内膜癌预后的指标的价值。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研究不同病理分期和组织分级的内膜癌组织中LR与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LR阳性率随分期和分级变化较大,子宫内膜上ER、PR的阳性表达随着分期(rs=-0.576,rs=-0.523,P<0.01)和组织分化级别(rs=-0.567,P<0.01;rs=-0.673,P=0.000)的增高而降低,分别呈负相关关系。LR的阳性表达随着分期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增强,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s=0.503,P<0.01;rs=0.441,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ER、PR、LR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子宫内膜癌内膜组织的LR、ER、PR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准确率。
- 胡红珍张轶清张正荣孔丽娜罗永红张帆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孕激素受体瘦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