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549)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冯吉利麻妙锋李若馨王德志王俊儒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对映
  • 1篇对映选择性
  • 1篇选择性
  • 1篇氧代
  • 1篇乙腈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吲哚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氨基
  • 1篇氨基腈
  • 1篇催化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麻妙锋
  • 2篇冯吉利
  • 1篇王俊儒
  • 1篇王德志
  • 1篇李若馨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β-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2013年
近年来,β-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旋光纯的β-氨基腈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因此新的简捷、低成本不对称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开发仍然是必要的。本文比较全面而又简要地综述了β-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该领域的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麻妙锋冯吉利王俊儒
关键词:催化对映选择性
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寻找具有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3-吲哚乙腈为原料,经过1-位烷基化、2-位氧化和3-位烷基化反应,合成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1 H NMR、13 C NMR)和低分辨质谱(LC-ESI-MS)分析,并分别测定合成衍生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茄子黄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1 H NMR、13 C NMR和LC-ESI-MS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6个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3a^3f)。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6个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活性相关分析说明,此类化合物骨架中芳香苄基对抑菌活性的贡献优于脂肪烃基异戊烯基,且芳香苄基中氟原子对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位和3-位同为对氟苄基的化合物3f(1,3-二对氟苄基-2-氧代-3-吲哚乙腈),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28.06和31.36μg/mL。【结论】本研究的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合成的化合物3e和3f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其他化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麻妙锋王德志夏先华李若馨冯吉利
关键词: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