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1) 作品数:19 被引量:454 H指数:16 相关作者: 裴先治 李佐臣 李瑞保 陈有炘 刘战庆 更多>> 相关机构: 长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桂林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自然科学总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岩浆混合作用:以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 被引量:48 2013年 东昆仑造山带晚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质岩石中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本文以东昆仑东段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了详细研究。包体的野外产出特征、形态、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征表明,他们是基性岩浆进入中酸性岩浆快速冷凝结晶的产物,和寄主花岗岩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的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反映了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为(224.9±4.1)Ma,与寄主岩的同位素年龄值(225±5)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了在晚三叠世期间东昆仑地区存在着后碰撞阶段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花岗闪长岩 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地质公园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3 2008年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政府及家庭收入;居民对于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增加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力度及机会,改善了交通,但存在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发展使居民之间开始注重物质利益关系;居民对地质旅游业的发展总体持赞成态度,而对游客的态度处于由欢欣阶段向冷漠阶段的过渡状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居民参与经营及利益分配,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教育等建议。 丁华 戴宏 李红品关键词: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 旅游态度 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73 2009年 东昆仑造山带东部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了较多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寄主岩形成年龄为(255.3±3.6)Ma,暗色包体形成时代为(252.9±2.5)Ma,二者年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了暗色微粒包体为捕虏体或源区难熔残余物质的可能性,也排除了花岗质岩浆固结后基性岩浆侵入的可能性。这一结果从年代学的角度证明了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是晚二叠世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是混合时的酸性端员,而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则是岩浆混合时未混合完全的残余基性部分。晚二叠世时,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在区域挤压应力环境下发生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壳幔物质相互混合,形成岩浆混合花岗质的岩浆房并向上侵入形成哈拉尕吐岩体。 孙雨 裴先治 丁仨平 李瑞保 冯建赟 张亚峰 李佐臣 陈有炘 张晓飞 陈国超关键词:东昆仑 暗色微粒包体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西秦岭天水市元龙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2006年 西秦岭元龙花岗质片麻岩位于天水市伯阳—元龙之间的渭河断裂北侧。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的锆石U-Pb同位素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24.2±2.7)Ma(MSWD=0.67),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晋宁期西秦岭北缘曾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一致。 刘会彬 裴先治 丁仨平 李佐臣 孙仁奇关键词:新元古代 花岗质片麻岩 西秦岭 The LA-ICP-MS zircons U-Pb ages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Baihua basic igneous complexes in Tianshui area of West Qinling 被引量:17 2007年 Baihua meta-igneous complex consists mainly of pyroxenite-gabbro(diorite)-diorite-quartz diorite. They form a complete comagmatic evolutionary serie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interme- diate basic igneous rocks indicate that they belong to a tholeiite suite.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nearly flat type and LREE is slightly enriched type, and their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and MORB-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spider diagrams are generally similar; the LIL elements (LILE) Cs, Ba, Sr, Th and U are enriched, but Rb, K and the HFSEs Nb, P, Zr, Sm, Ti and Y are relatively depleted. All these show comagmatic evolution and origin characteristics. The tectonics environment discri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 reveals that these igneous complexes formed in an island-arc setting. The LA-ICP-MS single-zircons U-Pb age of Baihua basic igneous complex is 434.6±1.5 Ma (MSWD = 1.3), which proves that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island-arc type magmatite in the northern zone of West Qinling is Late Ordovician or Early Silurian, also reveals that the timing of subduction of paleo-ocean basin represented by the Guanzizhen ophiolite and resulting island-arc-type magmatic activities is probably Middle-Late Ordovician to Early Silurian. PEI XianZhi DING SaPing ZHANG GuoWei LIU HuiBin LI ZuoChen LI GaoYang LIU ZhanQing MENG Yong关键词:IGNEOUS ISLAND-ARC ZIRCONS U-PB QINLING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记录 被引量:24 2016年 本文报道了新获得的南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成果,并讨论了秦岭板块和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程。张儿沟变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840±5.4 Ma(MSWD=0.44,n=20)和847±5.7Ma(MSWD=0.45,n=19)。张儿沟变安山岩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富硅(Si_2O=58.42%~63.57%)、富钠(Na_2O/K_2O=2.02~14.94)、富铝(Al_2O_3=16.80%~17.64%)和低镁(Mg O=1.87%~2.11%)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强烈富集Sr(541.42×10^(-6)~674.80×10^(-6)),亏损重稀土元素Y(9.25×10^(-6)~10.11×10^(-6))和Yb(1.10×10^(-6)~1.16×10^(-6)),具有较高的Sr/Y值(56.22~67.17),表现出弱的正铕异常(δEu=1.02~1.07),符合Adakite(高锶低钇中酸性岩,亦译埃达克岩)特征,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熔融源区残留相可能为含10%~25%石榴子石角闪岩。张儿沟变安山岩是新元古代勉略洋盆北向俯冲阶段的产物,为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在该地区的岩浆响应。 徐通 裴先治 刘成军 陈有炘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关键词:新元古代 变安山岩 勉略构造带 RODINIA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早古生代白日切特中酸性岩浆活动:来自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2 2011年 在1∶50000地质填图基础上,运用剖面测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等方法,对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内的白日切特中酸性岩浆岩岩块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白日切特剖面中酸性岩浆岩岩块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岩块和中酸性火山岩岩块组成,其中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1±6)Ma(MSWD=0.76),流纹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8±3)Ma(MSWD=2.0)。花岗闪长岩为高硅,富铝、钠,准铝质,钠质钙碱性系列;中酸性火山岩为硅饱和,铝质,钙碱性系列。二者稀土元素总量(∑REE)较低,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REE配分曲线呈LREE分馏明显,HREE分馏不明显右倾特征,花岗闪长岩基本上无铕异常,而中酸性火山岩具有弱的负铕异常,均与岛弧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相似,与洋壳的俯冲消减作用有关,代表了在早志留世东原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火山弧产物,为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进程提供了新证据。 刘战庆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陈国超 陈有炘 高景民 刘成军 魏方辉 王学良 张刚关键词:构造混杂岩 中酸性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川西北碧口地块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20 2010年 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位于碧口地块西南部。岩体的SiO2(69.89%~71.69%)和Al2O3(15.01%~16.25%)含量均很高,A/CNK在1.04~1.12之间,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33.13×10-6~150.4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印支期华北和扬子地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 李佐臣 裴先治 丁仨平 刘战庆 李瑞保 孙雨 冯建赟 张亚峰关键词:强过铝质花岗岩 构造环境 后碰撞 碧口地块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71 2010年 东昆仑地区是在经历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等多期构造旋回之后形成的一个复合大陆造山带,其中包括多条重要的构造缝合带。近来,在东昆仑地区东段清水泉以西约15km的可可沙及其以南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套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对该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509.4±6.8)Ma(MSWD=1.4)的同位素年龄。该年龄与东昆中断裂附近的清水泉蛇绿岩的时代可以很好地对应起来,这为清水泉蛇绿岩带向西的延伸方向及东昆仑地区东段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冯建赟 裴先治 于书伦 丁仨平 李瑞保 孙雨 张亚峰 李佐臣 陈有炘 张晓飞 陈国超关键词:东昆仑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祁连造山带中段雾宿山群的构造属性探讨 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对雾宿山群岩石组合特征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与周边区域地质背景的对比研究,探讨兰州西南一带雾宿山群的形成环境、构造属性及构造意义。雾宿山群主要为一套形成于中晚奥陶世的以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及英安岩为主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的岩石组合,经受低绿片岩相变质。火山岩不同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其形成于岛弧或弧前构造环境。综合分析雾宿山群岩石组合特征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与西侧拉脊山构造带及北祁连造山带的对比,初步认为雾宿山群可能不是拉脊山构造带的东延,而是北祁连南缘岛弧带在兰州西南一带延伸的构造残块。雾宿山群构造属性的厘定,对祁连造山带的东延问题、祁连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关系及祁连造山带中东段构造格局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丁仨平 裴先治 李佐臣 刘少锋 李瑞保 李高阳 刘战庆关键词:祁连造山带 岛弧火山岩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