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880)
-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绍杰尹大伟刘江波王海龙刘勇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淮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 2004—2013年开采沉陷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回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2013资助开采沉陷类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开采沉陷领域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开采沉陷类基金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开采沉陷机理、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规律、开采沉陷预测模型和方法、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技术、开采沉陷控制、采动地层地基稳定性、开采沉陷对地表构(建)筑物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尤其集中在开采沉陷机理、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 陈绍杰朱旺喜李军
-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采沉陷
- 条带煤柱长期承载能力实测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为研究条带煤柱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岱庄煤矿某条带煤柱进行长期观测。建立符合岱庄煤矿条带开采工程实际的条带煤柱稳定状态结构模型,确定煤柱受力与压力计读数的关系,采用钻孔压力计和自动监测系统对某条带煤柱进行长期观测。监测表明:煤柱边缘侧最易破坏,距煤柱边缘1,2,3m部位的实际最大承载能力分别为6.31,6.96,9.76MPa,距边缘5m处煤体实际承载能力大于11.90MPa;观测末期煤柱最大承载部位距离煤柱边缘乱8m,70m煤柱中部宽约54m的范围内承载力稍小。监测周期内整个煤柱承载呈现出典型的马鞍形,煤柱是稳定的。
- 王春秋高立群陈绍杰王海龙刘江波
- 关键词:条带煤柱承载能力
- 充填墙提升煤柱性能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在对条带煤柱破坏失稳过程和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充填墙加固煤柱以提升其性能机理,对低强度膏体和高强度矸石混凝土充填墙提升煤柱性能进行了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墙加固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煤柱侧向约束和分担煤柱承载载荷上,充填墙自身强度和对煤柱的侧向约束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保证煤柱性能提升效果;充填墙主要限制了煤柱塑性破坏区煤体横向变形并使其承载能力增加而宽度减小;充填墙分担煤柱承载载荷,煤柱整体支承压力都有所降低;高强度矸石混凝土充填墙提升煤柱性能效果优于低强度膏体充填墙,相同宽度下可以分担更多煤柱承载载荷、更有效地限制煤柱横向变形并提供足够的侧向约束力;在模拟地质采矿条件下当矸石混凝土充填墙宽度3 m时为最佳,煤柱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又不至过大增加成本,煤柱整体应力分布趋于平缓、均匀,横向变形较小,3 m宽矸石混凝土充填墙可等效7.93 m宽煤柱,煤柱尺寸可减小15.86 m,煤炭采出率可提高17.62%。
- 陈绍杰张俊文尹大伟刘勇沈宝堂任凯强程卫民
- 关键词:条带煤柱承载能力
- 低强度相似材料正交配比试验被引量:23
- 2014年
- 为准确地配出满足相似模拟试验需求的低强度相似材料,以沙子为骨料,粉煤灰和石膏为胶结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配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分布范围较大,能满足不同比例模拟试验对相似材料的要求;相似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砂胶比和胶结物比例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砂胶比与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近似呈线性关系,胶结物比例与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近似呈现乘幂关系;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了砂胶比和胶结物比例的敏感度,并作出了其对相似材料力学参数影响的直观分析图,胶结物比例较砂胶比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皆更为显著.该成果对相似模型材料配比的选取具有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刘亮亮王海龙刘江波陈绍杰
- 关键词:低强度相似材料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砂胶比
- 充填膏体蠕变宏观硬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探索煤矿充填膏体的长期强度特征,采用水泥、粉煤灰、煤矸石等材料按照1∶4∶6配比制成充填膏体试件,对其进行了单轴压缩与蠕变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充填膏体试件的物理特性、蠕变瞬时变形模量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充填膏体致密性差、可压缩性强,在缓慢加载过程中试件趋于均匀、致密;蠕变试验过程中,在破坏前的各级应力水平上,随着应力水平提高和变形增加,充填膏体试件的瞬时变形模量增大,增长率为1.77×105%;同时,每级应力水平下弹性应变阶段的应变率随应力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小;充填膏体蠕变强度大于单轴抗压强度,平均蠕变系数为1.09,充填膏体在蠕变过程中强度发生了宏观硬化。
- 陈绍杰朱彦王其锋刘小岩曹俸玮尹大伟
- 关键词:蠕变试验应变率
- 煤矿综合减沉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被引量:8
- 2015年
- 基于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要求,对比研究了我国现有减沉技术,分析了其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减沉技术是我国未来减沉技术的发展方向。系统论述了5种综合减沉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原则,包括条带开采和离层注浆综合减沉技术、条带开采和冒矸区间隙注浆综合减沉技术、条带煤柱和离层注浆以及冒矸区间隙注浆综合减沉技术、离层注浆和冒矸区间隙注浆综合减沉技术、条带开采和充填开采综合减沉技术。随着我国加大矿区减沉和环境灾害综合治理力度,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综合减沉技术更能满足减沉要求,将得到长远发展,但综合减沉技术是一项新的减沉举措,不同综合减沉技术中单一减沉技术相互作用机理、综合减沉技术施工工艺及减沉评价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
- 陈绍杰尹大伟曹俸玮刘勇任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