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24)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轶曹萍龚勤林曾武佳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西藏金融生态环境的困境与破解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选择了西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研究对象,对西藏金融生态环境当前的状况、面临的主要障碍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提升该项建设水平的一些思路。将推动西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优化周边的经济环境,二是必须加大法制、信用等相关的制度环境优化力度。在此基础上,对于金融生态环境这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建设任务,一定要求不同部门,引导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一起参与。在有效体现地方政府主导引领作用的前提下,逐步找到金融力量和政府各类部门以及企业之间形成立体化的交流协调机制的路径和方法,利用联席会议等新型工作机制,实现合力推动,促使西藏金融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
- 宋轶
- 关键词:金融研究生态环境破解路径
- 老子的“小国寡民”等思想对我国城镇发展的启示——以《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未来十年,我国进入城镇快速发展期。这种快速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小国寡民"思想对现代的诸多提倡走小城镇道路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等)可以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
- 曾武佳
-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城镇化小城镇
- 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与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族地区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西部开发需要重点发展的地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解析了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宋轶
-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
- 省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26
- 2014年
- 借鉴已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构建起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大系统,涵盖增长性、可持续性、和谐性、自觉性四个维度,兼顾积极成果和进步过程两个标准的共计53个具体指标的省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针对四川的实证分析,增强省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性还应结合省区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和全国生态功能区中的定位,相应调整指标或指标权重。
- 龚勤林曹萍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