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4Z326)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新霞刘春秀杨庆德刘红敏刘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基于纳米铂黑修饰的快速检测用乳酸生物传感器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制备了一种可用于运动员血清样品乳酸快速检测的L-乳酸传感器。这种便携式平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金薄膜两电极系统;先后修饰纳米铂黑粒子层和铁氰化钾媒介体。铂黑纳米粒子沉积于金电极表面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然后将乳酸氧化酶(LOD,E.C.1.1.3.2)和相关试剂固定在工作电极表面,铁氰化钾作为媒介体用以提高电极表面电子传递能力,并将工作电压降低为0.2V。通过优化铂黑颗粒的沉积、乳酸氧化酶的浓度、铁氰化钾的浓度、添加剂的成分和浓度等条件,将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扩展至1~20mmol/L乳酸,检测灵敏度提高到1.43μA·L/mmol,检测时间为50s。生物传感器的批间r为0.0549;生物传感器经室温储存1年后仍可保持90%的活性。这种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乳酸血清样品的快速检测,结合便携式检测仪(YT2005-1乳酸测试仪)将在快速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刘春秀刘红敏杨庆德田青蔡新霞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
- 可用于遥测的嵌入式微型电化学系统被引量:4
- 2008年
-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用于电化学遥测的嵌入式微系统,可配合电化学传感器实现时间-电流法、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等基本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微型电化学系统的硬件包括电化学传感器接口模块、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均采用单端供电。系统的传感器接口模块可向传感器提供±1100mV范围内的工作电位,通信模块可采用无线方式接收远程终端的遥测命令,并将测试结果传回远程终端。分别采用电阻、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基本的电化学检测功能,可以用于环境遥测、生物医学遥测和其他一些无人值守的电化学监测.
- 杨庆德刘红敏刘春秀刘剑郭宗慧姜利英蔡新霞
- 关键词:遥测嵌入式
- 锇聚合物修饰的低浓度葡萄糖传感器制备与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将锇氧化还原聚合物与辣根过氧化酶共价交联修饰薄膜金电极,使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葡萄糖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和其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在-0.1V(vs.Ag|AgCl)电位下,该传感器的背景电流小于1nA,检出限为1μM,小于400μM范围内灵敏度为2900nAμM-1(相关系数R=0.998),且能够消除抗坏血酸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实现了低浓度葡萄糖的测定,为实现血糖的无创监测奠定了基础。
- 刘红敏刘春秀姜利英刘剑杨庆德郭宗慧王利蔡新霞
- 关键词:葡萄糖传感器低浓度
- 基于生物发光的高灵敏度ATP自动测试系统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高灵敏度、宽响应范围及自动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生物发光原理的ATP检测系统。系统采用自动加样技术,在发光反应的同时开始记录光强,使仪表检测自动化,且提高检测灵敏度;在优化光电检测单元设计和减小杂散光及电磁干扰的同时,提高荧光检测效率;通过电路和数据处理算法优化提高仪表检测范围。以浓度为10^(-15)~10^(-6)M范围内的标准ATP溶液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仪表测量光强与ATP实际浓度相关系数为0.974,检测范围达9个数量级。与市场相关仪器相比,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测试,性能和灵敏度高、响应范围宽的特点,在ATP测量以及相关领域如细菌测量、毒性测试及卫生状况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岳伟伟何保山周爱玉罗金平蔡新霞
- 关键词:生物发光
- 离体电生理检测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英文)
- 2011年
- 针对动物离体组织电生理检测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载玻片为基底,以微电极阵列为敏感元件,并将灌流装置集成一体的传感器芯片.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中的薄膜工艺完成了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其导电层和绝缘层分别是铂和氮化硅.采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浇铸制成埋有管道的方形灌流槽.该传感器可保持离体组织的生理活性,同时实现电生理信号的64通道同步记录.整个芯片结构紧凑,接口简单,使用方便.对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微电极表面电镀修饰铂黑,可有效降低其交流阻抗,提高信噪比.
- 宋轶琳林楠森刘春秀罗金平王利蔡新霞
- 关键词:微电极阵列电生理M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