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HM052)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显军丁淑军裴耀文刘莉王飞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年-2013年聊城地区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及手足口病流行特点
- 2016年
- 目的研究聊城地区肠道病毒EV71的基因特征,为HFMD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检测标本肠道病毒EV71,用人横纹肌瘤(RD)细胞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EV71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 5.01和Mega 4.0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0年-2013年聊城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0 947例,每年3月-7月发病较多,≤3岁患儿阳性率最高,占全部阳性患儿的90.92%。2010年-2013年聊城辖区内共送检手足口标本862份,分离到EV71阳性毒株160株,对毒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显示,2010年-2013年聊城市流行的EV71病毒株为C4a亚型群,16株EV71毒株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8%-99.9%和97.8%-100.0%,与近缘的C4a型代表株相比,聊城优势株的氨基酸变异一般发生在VP1第98位(E→K)、145位(E→G)。结论聊城市分离株EV71是我国的优势基因型C4a,存在不同的传播链,流行的EV71相对保守,但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
- 杜银菊丁淑军刘莉徐可心王飞赵宪敬
- 关键词:VP1基因
- 济南市手足口病与极端降水事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济南市极端降水事件对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济南市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发病的监测数据及同期济南市逐日气象监测资料,根据整个研究阶段的降水量分布情况,将日降水量〉P90的日期定义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日。利用交叉相关确定各气象变量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滞后期,然后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以及气温、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2007—2012年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8 340例,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7月达到高峰。交叉相关结果显示,极端降水事件对手足口发病的影响滞后6 d时效应最大;Poisson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无降水事件(降水量为0 mm),极端降水事件造成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24.6%(RR=1.246,95%CI:1.212~1.281)。结论极端降水事件可导致手足口病发病数的增多,应密切监测气象因素,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
- 李洁朱麟姜宝法王显军刘静
- 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手足口病POISSON回归
- 淄博市2013-2015年手足口病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淄博市2013-2015年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乡镇为空间单位对淄博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全局Moran's I系数分别为0.15(P<0.001)、0.08(P=0.070)和0.30(P<0.001).局域G统计量显示,2013年和2014年淄博市手足口病发病热点主要位于高青县,2015年发病热点主要位于周村区及其邻近乡镇.结论淄博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发病热点的探测有助于淄博市手足口病区域化防控策略的制定.
- 王涛张艳杨淑霞王玲张馨心丁淑军王显军
- 关键词:手足口病空间自相关
- 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分析山东省临沂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流行病学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的基因特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HFMD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HFMD病例的EV-A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使用MEGA 5.0软件分析VP1区基因变异特征以及基因亲缘关系。结果显示,2007~2012年山东临沂市每年均有HFMD报告,其中2009年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分别为14697例和9例,报告发病率为140.28/10万,死亡率为0.086/10万。发病高峰主要发生在4~7月,5月份最高;其中散居儿童发病数占77.37%~92.00%。2007~2009年发病高峰在2.5岁,2010~2012年发病高峰在1.5岁。连续6年实验室确诊HFMD共计1365例,占总病例数比例为2.98%;其中EV-A71构成比为44.1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为46.59%。2007~201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分离到的EV-A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中C4a进化分支。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均有HFMD暴发流行,各区县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7月。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构成比例最高。各年份引起HFMD的病原体均以EV-A71和CVA16共循环为主。自200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发现EV-A71 C4基因亚型的C4a引起的HFMD疫情以来,C4a在临沂市已经持续传播和流行了6年。
- 张盛张勇檀晓娟林艺王连森祝双利李晓嫘王东艳徐爱强裴耀文王显军许文波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 2010~2013年聊城地区肠道病毒A组CVA16型VP1基因特征及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对引起聊城地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CVA16进行生物学分析,掌握其基因特征,为聊城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对2010~2013年聊城市各辖区采集手足口病患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CVA16,用人横纹肌瘤(RD)细胞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CVA16病毒分离株采用RT-PCR方法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和MEGA 4.0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0~2013年聊城市各辖区共送检手足口病标本862份,639份标本检测为通用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其中CVA16阳性标本181份,分离到109株毒株;对毒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显示,2010~2013年聊城市流行的CVA16病毒株为B1基因型,2010和2011年为B1a和B1b两种基因亚型共循环,2012和2013年为B1b型,不同毒株VP1区基因序列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1.0%~97.0%和98.3%~100%,与近源的亚型代表株相比,聊城市优势毒株的氨基酸变异一般发生在VP1第23位(L→M)。结论聊城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CVA16流行毒株为B1基因型,存在B1a、B1b两个基因亚型,同源性分析表明辖区部分CVA16分离株B1a亚型与我国台湾及周边国家的分离株关系较近,B1b亚型与来自国内北方分离株形成进化树上关系较近的一群。聊城市存在不同的传播链,流行的CVA16相对保守,但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
- 杜银菊张芙蓉刘莉徐可心赵宪敬王飞王建醒裴耀文丁淑军
- 关键词:手足口病VP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