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0903025)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田波张志国周波时连辉崔秀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堆肥
  • 1篇性状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状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性质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堆肥
  • 1篇物量
  • 1篇理化性状

机构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1篇刘登民
  • 1篇崔秀敏
  • 1篇时连辉
  • 1篇周波
  • 1篇张志国
  • 1篇田波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施用方式下污泥堆肥对土壤性质和草坪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为解决城市污泥处理难题,探讨污泥堆肥及其不同施入方式对绿地土壤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污泥堆肥绿地土壤改良试验。试验设混合(H)、覆盖(F)、混合+覆盖(HF)3种施入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施入方式均能显著降低绿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HF和H的改良效果最好;不同施入方式还均能显著促进草坪生长和分蘖,其中HF,F,H处理的分蘖密度分别比对照高45%,37%,32%;F处理的杂草抑制率在96%以上,HF为78%,H处理未能抑制杂草;各施入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碳和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改良1年后,F、H和HF的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是对照2.4,3.1,3.4倍,微生物氮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3.0,2.8倍;与对照相比,HF处理与H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
田波时连辉周波崔秀敏刘登民张志国
关键词:污泥堆肥施用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土壤微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