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06)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7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英和赖颖慧郑志伟肖凤秋李龙凤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2~5岁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理解者水平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 2013年
- 本研究从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理解者水平模型的理论视角,对100名2~5岁学前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并比较不同水平儿童对后继函数的理解和掌握,探讨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4岁以后绝大部分儿童达到了数概念发展的最高水平即基数原则水平,该水平的儿童可以把后继函数的方向性和单位性变化对应到数数序列的数词上。而2~3岁的大部分儿童还处于子集水平,该水平的儿童和基数原则水平的儿童相比,对后继函数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后继函数的发展不是全或者无的,子集水平的儿童也具有对较小数量的方向性和单位性的认识。
- 韩瑽瑽张静陈英和
- 关键词:数概念后继函数
- 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父母教养能力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4
- 2017年
- 以160个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由父亲和母亲分别报告自己感知的婚姻质量、教养能力感、青少年的亲社会和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教养能力满意度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越好,青少年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问题行为越少;(2)父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父亲报告的婚姻质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的教养能力效能感在母亲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母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母亲婚姻质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边缘显著。
- 张晓李龙凤白柳陈英和
- 关键词:婚姻质量亲社会行为青少年
-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绪问卷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生活事件、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能够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F=17.55,P<0.001),在控制了生活事件后,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也能够显著预测消极情绪(F=65.37,P<0.001);(2)生活事件、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消极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F=72.59,P<0.001);(3)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预测作用显著(F=29.81,P<0.001)。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在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并且在生活事件和消极情绪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 胡心怡陈英和
-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
- 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 胡心怡陈英和
- 关键词:抑郁大学生
- 数字空间联结的工作记忆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大量研究证实数字空间联结是一种稳定存在的表征形式。而关于数字空间联结的机制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在系统整理了大量有关长时记忆"心理数字线"难以解释的研究后,分析总结了工作记忆在数字空间联结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多个研究任务分析了工作记忆不同成分,即中央执行、语音环路和视空模板等,在数字空间联结中的重要作用,并系统介绍了对数字空间联结的工作记忆序列位置的解释。总之,数字空间联结的工作记忆机制仍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进一步探索的广泛空间。
- 邓之君吴慧中陈英和
- 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的特点及作用探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数量表征是人类重要的基础心理能力,包括了符号和非符号两种表征系统。非符号数量表征是个体不需要依赖符号知识对视觉、听觉或跨通道呈现的实物或实物记号的数量刺激进行表达和运算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种系进化基础,先于语言发生。在未接受正式数学教育之前,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在平面空间和三维空间内表征非符号数量,并表现出了在视觉-听觉跨通道条件下的抽象非符号数量表征能力。个体早期即可能拥有两种特点不同的离散量表征系统:对非符号小数量的精确表征和对大数量的近似表征,但对其产生机制还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在符号系统出现后,非符号数量表征和符号数量表征在行为及神经机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可能通过映射过程在头脑内部相互转换。与符号数量表征相互作用发展成为个体高级数能力的重要基础。
- 陈英和赖颖慧
- 关键词:儿童
- 儿童早期数学情绪体验及其与数学成绩关系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儿童的学业情绪体验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以大班幼儿及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共228人为被试,采用图片测试法考察了其对数学任务图片和数学情境图片的基本情绪体验,及基本情绪体验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班幼儿与一、二年级儿童对非符号任务图片有较积极的情绪体验,但三年级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消失.儿童对符号任务图片的消极体验随年级提高而明显增长.三年级儿童对讲课和解题情境的图片均开始表现出显著的负性情绪.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幼儿的情绪体验不能预测其数学成绩,而在控制了年龄的影响后,小学儿童对符号任务图片和讲课情境图片的情绪体验能显著负向预测数学成绩.研究有助于揭示儿童早期阶段情绪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数学任务.
- 赖颖慧邓小婉黄大庆陈英和
- 关键词:儿童数学成绩
- 儿童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机制被引量:11
- 2015年
- 对儿童数量表征和数概念的研究是当前数认知领域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我们在这一领域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大小数量、符号与非符号数量表征的机制,深入考察了数量表征线索的发展、线性数量表征的发展特点及形成机制等问题;并对数概念的发展及其影响机制、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探明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机制提供了基础。
- 陈英和
- 关键词:数概念儿童
-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特点及其言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的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的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各成分间的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的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 吴慧中王明怡
- 关键词:言语能力
- 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空间能力的比较被引量:9
- 2014年
- 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 赖颖慧朱小爽黄大庆陈英和
- 关键词:儿童数学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