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1)

作品数:45 被引量:1,062H指数:20
相关作者:陈阜张海林张晓平梁爱珍申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土壤
  • 19篇黑土
  • 16篇耕作
  • 15篇免耕
  • 13篇稻田
  • 11篇有机碳
  • 9篇双季稻
  • 9篇季稻
  • 9篇耕作方式
  • 8篇双季稻田
  • 8篇小麦
  • 7篇胡敏酸
  • 7篇不同耕作
  • 6篇冬小麦
  • 6篇团聚体
  • 6篇轮耕
  • 5篇东北黑土
  • 5篇耕作措施
  • 5篇不同耕作方式
  • 4篇水稳性

机构

  • 3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湖南省土壤肥...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北京市农业技...
  • 1篇河北旅游职业...
  • 1篇天津市农业资...

作者

  • 21篇张海林
  • 19篇陈阜
  • 17篇梁爱珍
  • 17篇张晓平
  • 16篇申艳
  • 11篇时秀焕
  • 10篇吕贻忠
  • 9篇范如芹
  • 7篇孙国峰
  • 7篇李文凤
  • 5篇方华军
  • 5篇伍芬琳
  • 5篇郑殷恬
  • 5篇徐尚起
  • 5篇肖小平
  • 5篇李琳
  • 4篇汤文光
  • 4篇常春英
  • 4篇赵楠
  • 3篇张宇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农业系统科学...
  • 4篇土壤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腐植酸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谱预处理及不同光谱区对黑土有机碳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申艳张晓平杨学明梁爱珍时秀焕范如芹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土壤有机碳偏最小二乘法
耕作与轮作方式对黑土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TN)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碳、氮循环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对耕层黑土SOC和TN储量的影响,本文以吉林省德惠市进行了8 a的田间定位试验中层黑土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垄作和秋翻三种耕作方式及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两种轮作方式下SOC和TN在各土层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等质量土壤有机质储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对0~30 cm SOC和TN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开始前相比,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中,秋翻下SOC和TN储量均有所降低;免耕显著增加了0~5 cm SOC及TN含量,但SOC在亚表层亏损,导致其储量并未增加;而垄作处理下SOC及TN含量在0~5、5~10 cm的均显著增加,0~30 cm储量亦分别增加了4.9%和10.7%。玉米连作系统的两种耕作处理(免耕和秋翻)下SOC和TN储量均有所增加,且TN储量增幅均高于玉米-大豆轮作系统,其中免耕下TN储量增幅是玉米-大豆轮作的3.2倍。所有处理下C/N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垄作0~5 cm C/N由12.05降至11.04,降低幅度分别是免耕和秋翻的3.2和2.8倍。综上可知,对质地黏重排水不良的中层黑土,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下免耕并不是促进SOC固定的有效形式,而垄作则促进了黑土SOC和TN的积累,这不仅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而且是使农田黑土由CO2"源"变为"汇"的有效形式之一。与玉米-大豆轮作相比,玉米连作下三种耕作方式都有利于SOC和TN积累。
范如芹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时秀焕贾淑霞陈学文
关键词:免耕垄作轮作土壤碳储量全氮
腐植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津的吸附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2种方法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腐植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量与吸附时间符合对数和双曲线函数关系,吸附初始阶段是一个快速过程,随着时间的增加,吸附速率逐渐减慢,最后趋于平衡。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分别为0.986mg/L、3.14mg/L、6.08mg/L、11.4mg/L、12.7mg/L和20.6mg/L,最终吸附量分别为0.235μg/kg、0.490μg/kg、1.32μg/kg、2.41μg/kg、2.06μg/kg和3.36μg/kg。阿特拉津在腐植酸颗粒和吸附溶液中量的分布符合一定的线性函数关系,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FTIR分析表明,腐植酸与阿特拉津之间存在氢键、范德华力、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等弱作用力;ESR检测证实,腐植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过程中发生了电荷转移。
常春英吕贻忠
关键词:阿特拉津腐植酸吸附动力学FTIRESR
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被引量:70
2008年
【目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一个重要排放源,本文旨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为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的稻田CH4排放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稻田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结果】在秸秆还田情况下,早稻生长季旋耕和翻耕的CH4排放量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免耕;晚稻生长季旋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翻耕和免耕;冬闲季节各处理CH4排放量较小,翻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旋耕和免耕。在翻耕情况下,秸秆还田处理和秸秆不还田处理全年CH4排放特征基本相同。秸秆还田主要增大晚稻生长季和冬闲季节的CH4排放,对早稻生长季CH4排放影响较小。全年CH4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为RTS>CTS>NTS>CT,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全年CH4排放主要来自早晚稻生长季,冬闲季节占的比重很小均不到1%。与翻耕相比,旋耕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翻耕的1.98倍,而免耕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15%。与秸秆还田相比,秸秆不还田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42%。【结论】目前双季稻区推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旋耕秸秆还田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秸秆不还田和免耕均有利于减小温室效应。但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地力,且秸秆以其它方式处理导致的温室效应还有待于研究,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推广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伍芬琳张海林李琳陈阜黄凤球肖小平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稻田排放通量温室效应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被引量:234
2007年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农田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分别为312.60、295.4和280.52kg.km-2.a-1,表层30cm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30.59、32.76和31.61Mg.km-2,农田净碳释放量分别为312.60、-138.59和-76.52kg.km-2.a-1;与翻耕地比较,免耕和少耕地的相对净碳释放量为-236.08和-451.19kg.km-2.a-1;免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32.08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204.00kg.km-2.a-1)的15.73%,少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17.19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434.00kg.km-2.a-1)的3.96%。少耕地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大于免耕地。
伍芬琳李琳张海林陈阜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少耕免耕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61
2008年
2004—2006年在河北栾城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冬小麦基本苗数和分蘖率在不同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免耕处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高于翻耕和免耕处理,但基本苗数低,2004—2005生长季比翻耕和旋耕处理分别低28.9%和29.7%,2005—2006生长季分别低11.7%和10.0%;免耕处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低于翻耕和旋耕处理,其中叶面积指数在2004—2005和2005—2006生长季的最高值分别为2.9和6.0,产量比翻耕降低30.1%和27.19%、比旋耕降低15.3%和25.20%。免耕可保持耕层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上高于翻耕和旋耕处理;免耕处理在冬小麦苗期和返青期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应",耕层土壤日均温度低于翻耕和旋耕,冬小麦出苗和返青较翻耕和旋耕分别晚1~3d和4~5d。
李素娟陈继康陈阜李琳张海林
关键词:免耕冬小麦生长发育华北平原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0年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每年早稻和晚稻采用同一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免耕表层0~5cm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而下层10~20cm呈增加趋势。翻耕、旋耕相对于长期免耕能够有效降低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同时,提高下层毛管孔隙度。翻耕、旋耕后免耕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呈增加趋势,而毛管孔隙度呈降低趋势。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能够有效增加耕层(0~20cm)土壤水贮量,特别是在土壤含水率偏低时尤为显著,2007年翻耕、旋耕较长期免耕分别高了12.9%和20.7%,而翻耕、旋耕后免耕呈降低趋势。研究还显示,各轮耕耕层土壤质量含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总之,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措施通过改变耕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稻田土壤水贮量。
孙国峰张海林徐尚起崔思远汤文光陈阜
关键词:土壤水免耕轮耕
两种胡敏酸对2,4-D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的胡敏酸对2,4-D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分别将黑土和栗钙土土壤样品提取胡敏酸,然后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进行吸附实验,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两种分析方法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黑土和栗钙土胡敏酸对2,4-D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吸附量基本一致,分别为0.39和0.42μg·kg-1。黑土胡敏酸结构中较多的羧酸类基团使黑土胡敏酸初始吸附速率比栗钙土胡敏酸大得多。两种胡敏酸对2,4-D等温吸附线均为L型曲线,且符合线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IR分析表明,胡敏酸与2,4-D之间存在氢键、质子转移、电荷转移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而ESR检测发现胡敏酸与2,4-D或其降解产物在吸附过程中产生了共价键。
常春英吕贻忠
关键词:2,4-D胡敏酸FTIRESR
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采用耕作指数(TI)定量评价了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旨在为选择合理的土壤耕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始于2005年,在湖南省宁乡县设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CT)3个处理,测定了2007、2008年水稻收获期0—20 cm土层有机质(SOM)、土壤容重(BD)、全氮(TN)及pH等理化性状指标,利用目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TI。【结果】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影响显著,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R2=0.45),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R2=0.67);可通过测定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计算得到TI,TI=0.40 SOM'+0.60 BD',且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0.67),可作为选择耕作措施的依据。试验中3个耕作处理土壤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I变化表明试验期间NT处理初期土壤质量较差(TI=0.79),但其TI增加最快,免耕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结论】利用目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TI能够较准确的定量描述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土壤质量。免耕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
徐尚起张明园孙国峰汤文光陈阜张海林
关键词:土壤耕作土壤质量有机质双季稻田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对吉林省公主岭市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秋翻秋耙匀垄相比,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和全方位旋耕处理增加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0~30cm范围内>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对于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显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应加以提倡。
廉晓娟吕贻忠刘武仁李明悦郑金玉
关键词:黑土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