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2012JW28)

作品数:5 被引量:82H指数:4
相关作者:吴飞冯怡王优杰洪燕龙褚春晓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中药
  • 1篇电子舌
  • 1篇电子舌技术
  • 1篇药效
  • 1篇药效物质
  • 1篇制剂
  • 1篇融通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中药黄连
  • 1篇中药口服
  • 1篇中药口服制剂
  • 1篇专业教师
  • 1篇香精
  • 1篇密瓜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口服
  • 1篇口服制剂
  • 1篇苦味
  • 1篇苦味物质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张江中药...

作者

  • 3篇王优杰
  • 3篇冯怡
  • 3篇吴飞
  • 2篇夏瑜桢
  • 2篇沈岚
  • 2篇洪燕龙
  • 2篇褚春晓
  • 1篇张继全
  • 1篇刘春林
  • 1篇王源
  • 1篇梁爽
  • 1篇阮克锋
  • 1篇朱靓贤
  • 1篇梁晓光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现代电子舌技术的传统苦味中药黄连的苦味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41
2014年
对代表性苦味中药黄连进行色谱分离,得到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groenlandic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corydaldine和阿魏酸甲酯(ferulic acid methylester)7种化合物。对其中的6种生物碱进行电子舌苦度评价及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具有明显苦度的小檗碱,非洲防己碱,groenlandicine,药根碱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苦度较小的木兰花碱,corydaldine则没有抑菌活性;苦味化合物苦度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0.91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黄连中苦味化合物的苦度与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并进一步证实苦味化合物应为苦味药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梁晓光吴飞王优杰富臻王源冯怡梁爽
关键词:苦味药苦味物质药效物质黄连电子舌
中药口服制剂矫味研究的探讨被引量:25
2015年
众多在研与已上市中药口服制剂因口感不良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在与同类化学药物制剂竞争中存在明显口感劣势。矫味研究是中药制剂口感提升的捷径,主要技术手段分为剂型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和辅料变更。结合本课题组的长期实践和该领域近年的研究动态,本文讨论了矫味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法规、技术手段的选择、多学科相结合的问题。
吴飞赵春草冯怡洪燕龙王优杰
关键词:中药口服制剂
中药学院专业教师个性化发展菜单式培养方案应用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将个性化发展菜单式培养方案应用于骨干教师培养,是对教师群体成长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按照"分类培训、分级提高"的原则,通过挖掘专业教学规律、拓展教学思维模式、推进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三大类菜单的形式,提供给教师各类菜单选择,帮助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人发展策略,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各类问题能力,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最终达到帮助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效果。
夏瑜桢沈岚褚春晓马斯怡
关键词:菜单式
康儿灵颗粒的矫味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进行康儿灵颗粒的矫味研究。方法:以20名健康受试者的人工评价作为标准,筛选康儿灵颗粒的不同矫味处方,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最优矫味方案是否影响其质量检查。结果:康儿灵颗粒的最优矫味方案为:添加3‰的阿斯巴甜、1‰的氯化钠、1‰的碳酸氢钠和1‰的哈密瓜香精。结论:矫味可以有效改善中药康儿灵颗粒剂的口感,且不影响其质量检查。
吴飞王优杰张继全洪燕龙冯怡阮克锋刘春林
关键词:阿斯巴甜薄层色谱法
以医教融通为特征的教学研究组形式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6
2017年
以医教融通为指导思想,开展教学研究组形式的创新与实践,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和中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实践。针对"教-学-医"三者间联通不紧密、教师缺乏"医教融通"的教学研究意识,以及欠缺"医教融通"的教学研究组形式等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以学科为依托,结合学科建设要求,融合医院、企事业等行业多方助力,优化协调组织架构,构建并形成了新型教学研究组,突破教学成效与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接轨不紧密的瓶颈,为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高级中药学人才服务。通过组织建设,"教-学-医"紧密结合,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最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持续深入服务中药人才培养的教学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朱靓贤沈岚夏瑜桢褚春晓马斯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