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DBA010158)

作品数:3 被引量:848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宗奎孙晓军周东明刘亚万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行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发展
  • 1篇知觉
  • 1篇社会测量
  • 1篇社会喜好
  • 1篇社交自我知觉
  • 1篇同伴交往
  • 1篇同伴接纳
  • 1篇童年中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留守
  • 1篇农村留守儿童
  • 1篇自我知觉
  • 1篇留守
  • 1篇留守儿童
  • 1篇接纳
  • 1篇交往
  • 1篇孤独感

机构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周宗奎
  • 2篇孙晓军
  • 1篇万晶晶
  • 1篇刘亚
  • 1篇周东明
  • 1篇刘久军
  • 1篇向远明

传媒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被引量:805
2005年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 ,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 ,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面措施的配合。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追踪调查了430名3、4、5年级儿童,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法探讨了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控制了社交自我知觉的影响后,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交叉滞后效应;而社会喜好和社会行为在控制了社交自我知觉的作用后,与孤独感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相互预测关系。同伴交往各变量中,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具有最大的预测力。
周宗奎孙晓军向远明刘久军
关键词:社会行为社会喜好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2
2005年
本研究运用社会测量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社会行为同伴提名法考察了586名初一至初三儿童的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男女初中生中,不论外部攻击还是关系攻击,一对友伴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多,其同伴接纳程度越低。结果表明,同伴群体可能支持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反对不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友谊受欢迎程度这一外部指标比友谊质量等内部指标对攻击行为的预测更为稳定和可靠。
周宗奎万晶晶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测量社会行为同伴接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