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1Z136)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得伟韩宝明鲁放刘娜李海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乘客集散仿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提出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和运营中运用乘客集散微观仿真的理念。将传统方法和乘客集散仿真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的应用条件和实施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集散仿真的重要意义。研究既有的典型乘客集散仿真系统的基本特征,比较系统在我国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案例,对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乘客集散仿真系统MTR-PedSIM在西直门车站中的仿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验证发现,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和运营方面,MTR-PedSIM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得伟鲁放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集散
- 基于既有线客票数据的客运专线旅客选择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既有线客票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修正,提出基于既有线客票数据的旅客选择行为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客运节点属性和线路属性的组合与旅客选择行为的内在联系,总结我国既有线铁路旅客选择行为变化规律,为确定未来客运专线客流来源提供参考依据,对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提出了建议。
- 王莹韩宝明唐保刚
- 关键词:客运专线
- 中心地空间理论在铁路客运枢纽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从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铁路客运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了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为例,验证了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客运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 刘娜韩宝明鲁放李得伟
- 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瓶颈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瓶颈的内涵,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应当将基于能力的技术瓶颈和基于服务水平的服务瓶颈分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瓶颈识别、分析和消解方法。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适应性,发现服务瓶颈分析能有效地体现网络的供求关系,反映网络不同位置的服务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李得伟韩宝明鲁放
- 关键词:交通管理城市轨道交通
- 铁路客运专线车站乘客集散微观仿真模型被引量:7
- 2009年
- 为优化铁路客运专线车站的设计,研究了考虑不同发车频率的客流生成机制,应用标准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描述了乘客在车站内的集散过程,提出了基于逻辑网络和点阵的设备控制表示方法,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车站乘客集散微观仿真模型。仿真发现:当行人移动空间在0.5m2左右时,流量达到峰值,速度分布在20~80m·min-1,并随密度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在相同客流输入条件下,不同设施上的客流集散规律不同;通过对行人复杂行为的仿真,成功再现了客流集散中的自组织现象,有效避免了交通流基本图模拟现实交通中的不适应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李得伟韩宝明
- 关键词:交通运输乘客集散
- 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 刘娜韩宝明鲁放李得伟
- 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集散微观仿真被引量:26
- 2009年
- 为准确预测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能力和设施利用程度,分析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集散特点,提出旅客集散仿真的基本流程,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的旅客集散微观仿真模型。将旅客在站内的活动过程划分为路径选择、节点选择和决策感知3个阶段,运用最小支撑子图求解旅客路径,建立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节点选择模型,给出旅客复杂行为决策感知的统一表达式,开发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集散仿真系统。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综合仿真分析可知:全站绝大多数时间内服务水平较高,高峰时间段服务水平有所下降;在高峰时期最高聚集旅客人数达3 907人;在非高峰时期可以适当减少售票窗口,以提高售票设备利用率。
- 李得伟韩宝明李海鹰
-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