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90110)
-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战强乔志敏杨运杰冯春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上市公司规模效应、节日效应与投资者交易时机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1996-2010年沪深A股按流通市值分组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司规模与节日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大规模组存在节前效应。任何一个规模组都存在节后效应;所有规模组的节前或节后收益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最大和最小规模组的收益率差异存在节前效应,而非节后效应;星期效应、月度更替效应和风险不能完全解释节日效应。这说明规模因素仅能为节前效应提供一定的解释。
- 周战强
- 关键词: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规模
- 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星期效应——来自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证据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借助非参数检验和稳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深圳中小企业板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星期效应。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星期效应,即星期四的IPO平均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交易日,并且星期四IPO的数量最少;这种效应不能用风险来解释;在控制IPO抑价因素后仍然存在;这种效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IPO的数量有关。
- 周战强
- 关键词:首次公开发行星期效应非参数检验
- 试析市场传闻可信程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0年
- 市场传闻的可信程度是影响传闻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减少传闻传递,就有必要分析影响市场传闻可信程度的因素。考虑到传闻信息在特定背景下从传递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影响市场传闻可信程度的因素,可从传递者、传闻的特征、接收者和传递背景等角度加以分析。
- 周战强
- 关键词:市场传闻
- 市场传闻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1年
- 市场传闻是一种不同于新闻的特殊信息,它可能会影响参与者的交易行为,进而引起市场价格波动。本文从市场传闻的作用机制、效应和管理三个方面,归纳、梳理和评价了有关市场传闻的最新英文文献,发现目前市场传闻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在理性框架下进行的;市场传闻会对交易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发生的时间以及不同类型市场传闻对交易行为的影响程度,现有研究仍存分歧;对市场传闻的管理,要预防和善后并重。
- 周战强杨运杰冯春安
- 关键词:市场传闻价格操纵
- 股市传闻:含义、特征和类型
- 2010年
- 在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传闻。股市传闻有自己的特殊性,需要专门加以研究。本文在讨论股市传闻特殊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股市传闻的含义和特征,并根据不同标准,将股市传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周战强
- 关键词:股市传闻
- 投资者更易相信什么样的传闻——基于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的调查分析
- 2012年
- 在股市上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传闻。近5年来,仅沪深上市公司做出澄清的传闻就多达2060条。在传闻的传播中,人们往往更愿意传播信以为真的传闻。那么,什么样的传闻会令人相信呢?传闻的哪些特征对其可信度影响更大呢?本文利用对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进行的上市公司传闻调查数据,对此加以探讨,以期对减少传闻的可信程度与传播程度、平抑其对股价的影响有所助益。
- 周战强
- 关键词:个人投资者中国股市调查数据传闻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