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02)

作品数:6 被引量:126H指数:4
相关作者:孟广文杨爽王洪玲郭力君运迎霞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海德堡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自由经济
  • 3篇自由经济区
  • 3篇自由贸易
  • 3篇自由贸易区
  • 3篇贸易区
  • 3篇经济区
  • 2篇中国自由贸易...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一体化
  • 1篇政治地理
  • 1篇政治地理学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试验区
  • 1篇特征价格
  • 1篇特征价格模型
  • 1篇农村
  • 1篇自由贸易港
  • 1篇自由贸易港区

机构

  • 6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海德堡大学
  • 1篇天津市规划局

作者

  • 5篇孟广文
  • 1篇王洪玲
  • 1篇樊一帆
  • 1篇王宇宁
  • 1篇运迎霞
  • 1篇郭力君
  • 1篇王红梅
  • 1篇杨爽
  • 1篇王春智
  • 1篇于婕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港口经济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时空效应的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产增值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长周期性使其沿线巨大的外部增值收益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尝试基于时空双维度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其沿线房产增值的相互作用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HPM模型对二者的作用关系进行模型构建,选取天津地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轨道交通的不同建设时期(即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营期)对其沿线房产增值的作用范围与程度,在此基础上从城轨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基于一体化规划开发策略的城轨交通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王宇宁运迎霞郭力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特征价格模型
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基础及模式选择被引量:47
2015年
依据分级主权管理和政策空间分异理论分析中国分级主权管理和政策空间分异的现状,阐述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提出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结构和区位模式,并分析论证天津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城的规划与建设模式和路径。从理论层面,中国本来实施的就是分级主权管理政策,而事实上也存在分级主权管理的各类型特区,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建立"境内关外"型自由贸易区只不过是中国分级主权管理政策在经济领域内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中国贸易型自由经济区应包括保税区、边境贸易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自由市或自由城。应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重点,逐渐向边境口岸和内部节点地区扩展,分阶段有选择的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促进区域经济中心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环渤海区域选择天津保税港区为基础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孟广文
关键词: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
英属马恩岛的离岸金融发展特征及启示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转型,我国迫切需要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特别是离岸金融中心和市场的建立。目前,我国学者对离岸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含义、模式、发展轨迹等方面,仍然缺少对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研究。本文选取以避税港型(簿记型)离岸金融中心为特色的马恩岛为例,分析其离岸金融发展的特色,并探讨其对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及市场的模式以及区位选择的启示及意义。
于婕孟广文樊一帆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动力机制被引量:31
2015年
自由经济区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已成为促进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化的驱动力以及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为应对全球化与世界贸易格局的新挑战,增强深化改革开放新动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贸易型自由经济区如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自由经济区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归纳,但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动力机制角度探讨其演化规律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自由经济区理论及案例研究基础上,应用访谈、问卷等形式采集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分析方法,选用政策、市场、环境、产业、要素、效益和创新驱动力7个要素,建立了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动力机制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模型,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影响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主要动力因子及动力机制,从而预测未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模式;最后,探讨了该研究对中国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与演化的意义。本文对中国未来自由经济区的转型与发展以及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孟广文王洪玲杨爽
关键词: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动力机制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被引量:50
2011年
二战以后联邦德国①已成为世界第四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城乡以及联邦各州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本文在国内相关初步研究基础上,从动态、区域和景观视角对联邦德国战后至今乡村地区整体发展过程、特征与区域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我国乡村地区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战后德国乡村地区经历了农业规模减小、生产率提高,传统乡村景观改变,特别是德国东西部地区乡村差异化发展的过程。原东德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由传统乡村和农业向农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居住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和集体农业转变,但德国统一后这一体系难以适应欧盟的标准,导致农村衰落,居民大规模外迁。经过战后短暂的再城市化,原西德乡村地区经历了一个逆城市化过程,大量工厂和年轻人搬到农村,很多乡村已经由传统的农庄转变为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居民点。然而,尽管乡村现代化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但城市风格的楼房和宽阔笔直的道路也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结构形态和优美的自然风貌。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德开始制定乡村发展和更新规划,并实施"我们的乡村应更美丽"的行动计划,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种类、开发农业房地产和乡村旅游,初步实现了传统乡村和农业向现代代化和生态化的转变。联邦德国乡村地区未来4个发展的趋势包括高科技农业、可更新的能源、生态公园和非农业化发展。根据联邦德国发展经验和我国乡村城市化的现状,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应首先完善乡村发展的政策纲领、规划体系和行动计划,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村发展规划的制定;城乡一体化应包括乡村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及生态化两部分;具有特色的乡村地区应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孟广文Hans Gebhardt
关键词:文化景观乡村转型新农村建设
文献计量分析2000年—2015年中国自由贸易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研究热点、文献数量、研究机构、研究周期和研究学者等方面,利用BICOMB、Ucinet和Netdraw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2015年自由贸易区相关研究的6000条文献记录进行了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学者进行科研选题与合作及科研管理等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发文期刊种类多,以经贸类期刊为主,但核心期刊较少.(3)地理类期刊发文数量较少,但以核心期刊为主.(4)自由贸易区相关研究梯队各自相对独立,缺乏合作.(5)自由贸易区研究偏理论探讨,缺乏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归纳总结.(6)学术界对自由贸易区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稳定,但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不突出.
王红梅孟广文鲁笑男王春智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自由经济区经济特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