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99)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世军张劲夏琴许洁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马戏
  • 3篇艺术
  • 2篇文化
  • 1篇原则性
  • 1篇文化价值
  • 1篇历史价值
  • 1篇即兴
  • 1篇歌舞
  • 1篇表演
  • 1篇表演程式
  • 1篇传承

机构

  • 6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世军
  • 2篇张劲
  • 1篇许洁
  • 1篇夏琴

传媒

  • 3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集宁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时期马戏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016年
马戏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一门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它以坚强的生命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的舞台上,但是其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地方与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发展,马戏灯研究者和马戏灯艺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其进行创新,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它长远发展。
张劲
安徽马戏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
2015年
从民族音乐学视角分析了安徽马戏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呈现的战争场景描绘、生存环境造就的地域性格,衍生出传统的程式性与即兴性、创造性相结合的特点。马戏灯固有的传统形式是指20世纪初叶流传在淮河流域毛集、凤台一带农村,流淌在当地老百姓心间的直观印象与向往;即兴性表现为舞蹈、锣鼓与乐队、灯歌在程式性关照下的自由发挥。传统的程式性是安徽马戏灯的标志,而表演者的即兴表演又为马戏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程式性与即兴性的结合推动了马戏灯艺术的发展。
李世军
关键词:表演程式即兴
新时期安徽马戏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017年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保护与发展马戏灯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马戏灯艺术的传承与文化变迁之间的矛盾的分析,论述了马戏灯艺术特征及其主要保护原则,并提出城市受众群的培养与扩大、政府加大对马戏灯艺术的宣传及投入的力度,改革、创新传统马戏灯艺术与旅游业联体,鼓励民营企业投资马戏灯艺术等保护与发展方法。
李世军张劲
关键词:原则性
马戏灯的文化内涵解读
2014年
马戏灯是歌舞一体的文化现象,盛行于淮河两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一个集数万子系统于一体、极其庞杂的文化艺术范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深莫测的肢体符号体系。追溯其根源,大多离不开各民族生活中丰富独特的民俗活动,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民俗性、自娱性与娱人性、整体性和社会功利性。
许洁
关键词:文化
安徽马戏灯艺术的价值及其传承被引量:1
2014年
安徽马戏灯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内涵,不仅真实反映了淮河流域人们的生活,而且抒发了人们的内心情感。作为人类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马戏灯自身的繁荣。
李世军
关键词: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安徽马戏灯艺术探源被引量:3
2013年
马戏灯是中国古代流传在淮河流域,至今仍存活的歌舞艺术之一。它现今主要流行于淮河两岸,与花鼓灯并称安徽民间歌舞的双璧。马戏灯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宋代武艺高强、善于领兵布阵的巾帼英雄刘金定的赞颂与敬仰。融歌舞乐戏于一体的马戏灯,以其粗犷、朴实、热烈的特点,深受淮河两岸人民喜爱。在多代艺人的努力下,马戏灯以强大生命力,不断发展。它穿越千百年的历史隧道,传承于淮河上下,发展至今,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李世军夏琴
关键词:歌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