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92)
-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更和谢庭生朱连奇谢燕娜魏晓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国内山地旅游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山地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地位的提高,山地旅游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正逐渐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关注.基于在CNKI和Google Scholar中检索到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对近些年来国内山地旅游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山地旅游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及驱动因素、旅游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利用冲突、土地利用优化与生态保护管理等领域.总的来看,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不同类型典型案例研究也较少,同时对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不够.研究方法较多地使用了遥感和GIS方法,但微观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运用较少.目前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多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主.
- 谢燕娜朱连奇
- 关键词:山地旅游地旅游业
- 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12个村为例被引量:28
- 2017年
- 基于河南省抽样调查的529份农民工回流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回流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本村、本乡镇和本县城是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的主要选择地,本乡镇和本县城也是农民工回流创业的首选区位,而本市、外市回流农民工较少。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务家和经济收益的平衡。影响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农民工年龄、家庭中小学生数量、家庭农民工数量、人均耕地面积等。农民工流动与回流实际上均为农民工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选择与变动,其取决于不同区位的粘性大小。
- 高更和曾文凤刘明月
- 关键词:农民工影响因素
- 植棉红壤稻田不同水旱轮作模式效应试验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解决湘中红壤稻田连年植棉后再种水稻生长不好的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湘中植棉的红壤稻田不同水旱轮作模式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稻冬闲相比,稻田棉稻冬种青泥层出现部位低6.5cm、W层(淀积层)厚4cm,耕层体积质量小0.06g/cm3,孔隙度大6.1%,粉/黏比大0.19,砂/黏比大0.04,有机质质量分数高11.85g/kg;棉花全生育期相对土壤含水率均值高7.5%;地温变幅值小4.4℃;棉花(籽花)增产387.75kg/hm2,增产8.1%,差异显著;水稻增产864kg/hm2,增产20%,差异极显著;产出投入比由1.97提高到2.06~2.46,投入回报率提高4.6%~24.9%。
- 谢树春朱建军赵玲谢庭生高更和
- 关键词:红壤稻田水旱轮作
-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在对河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和培育的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今后发展应采取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城市—景区双依托型、特色产业依托型4种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亦不相同,不同的产业集聚区有各自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 谢燕娜朱连奇杨迅周贾晶
- 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研究——以河南省33个村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要: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是农民工空间流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河南省33个村1091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务工地变动频率、务工地企业区域粘性指数和二元Logistic等指标和方法,对务工地非稳定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较大,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务工企业流动性较高,务工地企业区域粘性指数较小,区域流动成为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征。务工地非稳定性主要受到个人、家庭、村庄、务工地等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 高更和杨慧敏许家伟海贝贝李二玲
- 关键词:农民工
- 红壤丘岗坡耕地复式保护性耕作效应试验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亚热带红壤丘岗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2010~2014年在湖南省衡南县炮公村,通过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对红壤坡耕地复式保护性耕作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比较,耕层有机质提高了10.2 g/kg,由轻度缺乏级上升为丰富级;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7个百分点;减少泥沙流失量96.7%,年侵蚀量为2.15 t/(hm^2·a),接近红壤坡耕地允许侵蚀量值1.8 t/(hm^2·a);玉米增产835.5 kg/hm^2,油菜增产432.0 kg/hm^2,增加产值4499.4元/hm^2,投入产出比由1.57上升为2.59,投入回报率提高了65%。
- 魏晓李红苏昌贵高更和谢庭生
- 关键词:红壤坡耕地
- 油茶间种玉竹林地截流沟对保土改土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解决南方石灰岩红壤地区油茶间种玉竹坡地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分别采用了油茶间种玉竹林地挖截流沟(ID)、油茶地间种玉竹(BP)、油茶地清耕(CK)等3种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了为期2 a的保土改土效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CK试验小区比较,ID试验小区的减流率(70.2%)、减沙率(80.5%)均大于BP试验小区的减流率(50.3%)、减沙率(55.1%),且其减流减沙效应均随其产流产沙量的增加而提高;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ID试验小区比CK试验小区提高4.3%~4.7%,且含水量的提高幅度随含水量的提高量而递减;试验前与挖截流沟2年后ID试验小区的土壤容重,10~20、5~10 cm土层的分别降低了0.19、0.21 g/cm3,其降低率分别为11.9%、13.4%,且ID比CK分别降低了1.9%、3.3%,分别多降低了10.0%、10.1%;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ID比CK分别提高了21.8%、8.6%、22.6%;油茶移栽整4年及2011年测定的油茶地径、冠幅、春梢数量,ID试验小区较CK小区分别增加了49.6%、201.7%、46.4%,且ID试验小区的玉竹产量比BP小区提高了421.5 kg/hm2,提高率为7.4%,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文中研究得出,油茶间种玉竹林地等高挖截流沟是行之有效的保土改土措施,且其适用范围广,不仅南方适用,北方也适用,值得大力推广。
- 阳琴魏晓谢庭生
- 关键词:保土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