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056018)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郁道银孙正陈晓冬黄家祥胡春红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篇造影
  • 10篇三维重建
  • 8篇冠脉
  • 7篇血管
  • 7篇冠状
  • 6篇动脉
  • 6篇图像
  • 6篇冠脉造影
  • 6篇冠状动脉
  • 5篇造影图像
  • 4篇动脉造影
  • 4篇冠状动脉造影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图像融合
  • 3篇图像序列
  • 3篇计算机
  • 3篇计算机应用
  • 2篇导引
  • 2篇动态规划
  • 2篇管段

机构

  • 18篇天津大学
  • 3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郁道银
  • 14篇孙正
  • 13篇陈晓冬
  • 8篇黄家祥
  • 6篇胡春红
  • 3篇徐智
  • 3篇王岭
  • 3篇谢洪波
  • 2篇姜浩
  • 1篇李伟锋
  • 1篇陈晓东
  • 1篇安志勇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工程图学学报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光电工程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造影图像的冠状动脉三维定量分析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由于X射线造影成像把血管三维空间结构投影到二维图像上,基于二维造影图像的传统诊治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本文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冠状动脉的三维定量分析方法,提出血管直径、分支夹角和血管段长度的三维测量方法。并利用冠状动脉树实物模型进行实验,对二维和三维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三维定量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医学参数的测量精度。因此,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该方法能够可靠地诊断血管狭窄及选择和放置支架。
胡春红郁道银黄家祥李伟锋
关键词:冠状动脉直径
冠脉树三维重建中几何变换矩阵的优化被引量:5
2005年
冠脉造影图像间的几何变换矩阵是实现冠脉树三维重建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优化几何变换矩阵的必要性 ,提出利用分支点坐标、分支血管方向矢量和分支夹角三类数据优化几何变换矩阵的方法 ,并给出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优化步骤。最后利用两幅未标定的单面冠脉造影图像 ,实现冠脉树骨架的三维重建。重建的误差统计结果表明 ,优化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精度。
黄家祥郁道银陈晓冬徐智孙正
关键词:三维重建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光流法在冠状动脉运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光流法,由单面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估计冠状动脉血管的二维运动。通过分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序列,计算出相关的血管运动参数,得到对心脏运动的定量估计。分别介绍了梯度光流法和特征光流法2种算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了验证该运动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对临床得到的造影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可行性。
姜浩郁道银孙正徐智黄家祥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血管运动造影图像血管造影图像序列光流法
动态规划在运动图像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对运动图像序列中的目标进行运动跟踪和估计,可以分别采用变形模型和弹性配准的方法,两问题的求解均可归纳为成本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离散成本函数最优化的方法,把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并存储子问题的解以避免重复计算。该方法不仅可保证解的全局最优性,而且计算量小,有利于实现实时处理。在对临床X射线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的实验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匹配大约2000个点的血管骨架只需要一秒钟左右的时间。对运动场已知的模拟图像的实验证明运动估计误差小于1个像素(1像素=0.3mm)。
孙正郁道银
关键词:动态规划
冠脉树中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下的定量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冠脉造影图像是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X射线造影成像的最大缺陷在于把三维空间结构重叠到二维的图像上,即投影成像。在造影图像中,由于透视投影成像导致的血管缩短会引起血管狭窄估计及支架选择和放置错误,而血管缩短与造影角度的选择有关。本文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冠状动脉树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使血管投影缩短百分比最小化来获得最佳造影角度,并通过冠状动脉树实物模型进行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胡春红郁道银孙正陈晓冬
关键词:冠脉造影三维重建
冠脉树三维重建优化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07年
在冠脉造影中,两个不同角度成像坐标系间的几何变换矩阵是实现冠脉树三维重建的关键.然而,由于心脏的运动及平台的移动等,直接从造影系统中获得的几何变换矩阵不能很好地反映两个不同角度成像坐标系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几何变换矩阵中的平移向量包括两个不同角度成像坐标系间的平移向量和造影系统平台移动向量,由于冠脉树三维重建误差主要是由于平台移动影响造成的,因此,本文利用血管分支点和端点来优化几何变换矩阵中的平移向量.临床造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冠脉树的三维重建精度,而且可获得重建的冠脉树在第三角度下的精确投影图像.
胡春红郁道银孙正陈晓冬
关键词:冠脉造影三维重建
基于B样条的冠状动脉树骨架三维重建方法被引量:5
2005年
以B 样条曲线为基元,根据两幅不同角度的冠脉造影图像重建冠状动脉树的三维骨架。首先采用B 样条曲线的“迭代最近点拟合算法”拟合二维血管中心线,由二维控制点计算三维控制点,然后根据曲线拟合误差和对应点匹配误差优化三维B 样条控制点,最后得到冠状动脉树三维骨架的B 样条描述。利用临床冠脉造影图像进行冠脉树骨架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重建方法比传统方法在重建精度和算法复杂性上都有较大的改善。
郁道银黄家祥陈晓冬孙正谢洪波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三维重建B样条曲线冠脉造影
冠脉中导引丝与血管骨架空间相对位置的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冠状动脉感兴趣血管段造影图像和血管内超声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导引丝与血管骨架的空间相对位置的计算。首先,通过构造6对匹配点和目标能量函数对几何变换矩阵进行了优化。然后,根据最佳垂平面法求取匹配点间的函数关系,并提出了血管骨架相对于导引丝的空间长度和角度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最后,针对单面冠脉造影图像进行了相对位置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导引丝与血管骨架重建的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分别降为2.284 3 mm和2.483 1 mm,导引丝与血管骨架相对长度和角度的平均误差分别降为0.498 0 mm和6.029 9°,标准偏差降为0.574 7mm和7.861 9°,基本可以满足图像融合的精度要求。
王岭陈晓冬郁道银
关键词:图像融合三维重建
基于OpenGL的冠脉树在最佳视角下的投影显示被引量:2
2007年
在冠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感兴趣血管段最佳视角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得满足感兴趣血管段最小投影缩短的造影角度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进一步选取满足最小血管遮盖的造影角度。对造影系统的X射线透视投影原理和OpenGL中的透视投影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后,利用OpenGL显示冠脉树在感兴趣血管段最佳视角下的投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视角下的投影图像中,血管损伤长度和直径狭窄能更好地估计,从而用于指导介入性治疗。
胡春红郁道银孙正陈晓冬
关键词:冠脉造影OPENGL三维重建
心血管的运动分析及符号描述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根据由造影图像序列提取出的心血管结构及运动参数,结合心脏解剖和运动的先验知识,对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及其运动和变形进行定性的分析,包括血管的位置、运动的幅值和方向、运动形式等,并将分析结果采用符号表达,方便医生的观察和分析,为发现心脏的异常运动并确定其功能特性提供支持。
孙正郁道银谢洪波黄家祥陈晓冬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