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3B11) 作品数:24 被引量:200 H指数:9 相关作者: 周清华 王秦秦 马丽菊 朱文 李代蓉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长治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一种鉴别免疫筛选噬菌体克隆真、假阳性的方法 2006年 目的探讨及早鉴别用免疫学方法筛选cDNA文库得到的阳性克隆是否真实可靠的方法.方法将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宿主菌按一定的比例诱导培养后,取沉淀做SDS-PAGE后行W estern b lot;同时取出一个阳性克隆进行亚克隆,直至3次亚克隆均为全部阳性.结果3次亚克隆均为全部阳性的噬菌体克隆,在W estern b lot鉴定中也呈阳性反应.结论可用W estern b lot方法来鉴别用免疫学方法筛选cDNA文库得到的阳性克隆是否真实可靠. 马丽菊 李海红 李晓进 王秦秦关键词:WESTERN BLOT 免疫筛选 CDNA文库 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03年 李代蓉 周清华关键词:肺癌 遗传易感性 流行病学 肿瘤 基因 代谢酶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参与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代谢酶细胞色素2D6酶(CYP2D6)基因多态性在四川汉族正常人群和肺癌患者中的分布,以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2例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YP2D6ch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YP2D6ch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CYP2D6ch基因的C和T等位基因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39.5%和60.5%,而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6.3%和53.7%;两组间C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9).(2)CYP2D6ch等位基因型C/C、C/T、T/T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8.4%、42.1%和39.5%,而在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2.7%、47.3%和30.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15).(3)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个体患肺鳞癌风险是携带T/T等位基因型的2.084倍(95%CI 1.024~4.244,P=0.043).(4)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轻度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携带CYP2D6ch T/T等位基因型轻度吸烟者的2.92倍(95%CI 1.087~7.828,P=0.033).结论 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鳞癌风险升高相关,在轻度吸烟人群中,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癌风险升高相关. 郭占林 周清华 朱文 李代蓉 袁天柱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伍伫 杨俊杰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 (OR=2.969, 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051倍;④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袁天柱 周清华 朱文 郭占林 李代蓉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杨俊杰关键词:GSTT1 肺癌易感性 易感基因 CYP1A1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1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S-PCR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和152例中国四川汉族健康人的CYP1A1基因Exon 7多态性分布频率,并分析了Exon 7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YP1A1 Exon 7 3种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4,P=0.728。携带突变Val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Ile/Ile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OR=1.139,95%CI为0.635~2.042,P=0.662。携带突变Val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Ile/Ile基因型的个体患肺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510,95%CI=1.326-9.293,P=0.011。结论:Val突变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四川汉族人群的肺癌易感基因。CYP1A1基因Exon 7多态性在肺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李代蓉 周清华 郭占林 袁天柱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关键词:肺肿瘤 多态现象 酶类 细胞色素P450 CYP1A1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患者和152例健康人的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吸烟在肺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①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Х^2=3.186,P=0.203和Х^2=1.756,P=0.416);②按照吸烟因素分层,携带c1/c1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较携带突变基因型的个体肺癌风险显著增加(OR=2.453,95%CI=1.140~5.276,P=0.022);③与携带至少1个突变c2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c1/c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40,95%CI=1.235~4.820,P=0.01);④没有发现DraⅠ多态性与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论①CYP2E1的c1/c1基因型为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型;②RsaⅠ/Pst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相关;③Dra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风险无相关性。 李代蓉 周清华 郭占林 袁天柱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关键词:肺癌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CYP2E1 PP2Ac突变型肺癌相关基因在染色体区域的定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和确定磷蛋白磷酸酶2A型(PP2Ac)突变型肺癌相关基因在人肺癌细胞GLC-82和正常人淋巴细胞染色体区域的定位。方法制作人肺腺癌细胞GLC-82和正常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用生物素标记所克隆到的PP2Ac突变基因cDNA序列(长度约为1.2 kb),以此作为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和分析杂交信号的特征。结果在正常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5q23-31可见明显杂交信号,在GLC-82细胞的5号和7号染色体上出现较强信号。结论点突变引起PP2A活性改变,从而基因易位,导致肺肿瘤的产生。 梁芳 王秦秦 马丽菊 倪亚萍关键词:点突变 肺癌相关基因 原位杂交 荧光 染色体 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内皮抑素 (endostatin)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46例肺癌组织、1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ndostatin的表达。结果 ①endostati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84.91%± 7.65 %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63 .70 %± 12 .45 % )和肺良性病变组织 (4 0 .2 9%± 15 .0 1% ) (P <0 .0 1) ,癌旁肺组织亦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肺组织 (P <0 .0 1) ;②endostatin表达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细胞分化程度、P 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而与肺癌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③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endostatin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有无远处转移、P TNM分期均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与原发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吸烟史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肿瘤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 刘颖 周清华 张尚福 刘伦旭 李俸媛 薛洋 车国卫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生理特征 肺肿瘤 内皮抑素 免疫组织化学 尿激酶和巴曲酶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比较尿激酶和巴曲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比较150万单荆量尿激酶和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巴曲酶治疗发病6h内脑梗死的效果。以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死亡率、改良Rankin评分(mRS)和巴塞尔指数(BI)作为主要终结指标,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NIHSS)变化作为次要终结指标,收录患者74例。分为A组(尿激酶组)26例,B组(巴曲酶常规剂量组)25例,C组(巴曲酶加大剂量及延长疗程组)23例。结果尿激酶和巴曲酶均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神经功能评分,2h内尿激酶平均改善NIHSS较快,但是有波动,而巴曲酶效果较平缓而稳定。3个月时A、B、C各组的BI95。100分患者占的比例分别是26.9%,33.3%,28.6%;mRS0~2分患者分别为42,3%,41,7%,42.9%;6个月BI95—100分患者占的比例分别是50.0%,58.3%,47.6%;mRS 0—2分患者分别为57.7%,66.7%,57.1%。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6h内给予尿激酶或者巴曲酶对3个月和6个月后终结指标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黄一宁关键词: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巴曲酶 血栓溶解疗法 shRNA对肺癌相关基因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突变型蛋白磷酸酶2A(PP2A)α催化亚基编码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对人肺癌GLC-82细胞的影响。方法:根据靶基因的不同区域设计4组shRNA,采用体外转录法合成,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入GLC-82细胞,孵育48小时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4组shRNA作用不尽相同,其中一组shR-NA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出现部分细胞脱落死亡,并且抑制GLC-82细胞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筛选出一段能特异而高效地抑制突变型PP2Aα催化亚基基因表达的shRNA,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另外,应用RNA干扰技术可抑制突变型PP2Aα催化亚基编码基因在人肺癌GLC-82细胞中的表达,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新的研究线索。 徐鹏飞 王秦秦 朱中山关键词:SHRNA RNAI 突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