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无)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光宇罗绍春张岳平李彩华瞿华香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西省农科院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质高温灭菌处理对芦笋菌根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探明基质(草炭∶蛭石=2∶1,体积比)高温灭菌和不灭菌条件下Glomus mosseae(GM)真菌对芦笋幼苗的作用效果,以"泽西奈特"为试材,研究了两种条件下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GM真菌接种均可显著促进芦笋幼苗的生长,形成对芦笋幼苗根系较高强度的侵染,增强芦笋幼苗对9种矿质元素的吸收;不灭菌条件下接种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效果更好,作用更明显。因此,基质不灭菌状态更利于芦笋菌根苗的培育。
- 孙超晋文娟李文璐马俊尚辉白龙强贺超兴
- 关键词:高温灭菌芦笋矿质营养
- 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被引量:7
- 2011年
- 以5个芦笋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为试验材料,进行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探索高频率获得雄核发育个体的技术途径,为芦笋全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服务。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单核靠边期是小孢子适宜培养的最佳时期;不同的基因型之间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对花药小孢子进行变温预处理,其膨大率比对照高出6倍多,最高达到22.5%;小孢子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加0.5 mg/L6-BA、1.0 mg/L NAA、0.2 mg/L2,4-D、400 mg/L Glu和6%的蔗糖。
- 汤泳萍周劲松罗绍春盛文涛谢启鑫朱友林陈光宇
- 关键词:芦笋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胚状体
- 黑龙江垦区发展芦笋产业优劣势分析
- 2016年
- 综述了芦笋加工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的功能价值,芦笋栽培环境的适应性,在国外、国内、省内以及黑龙江垦区的栽培研究,尤其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的芦笋种植研究项目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刘彬李彩华
- 关键词:芦笋
- 氮磷钾肥对于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探索芦笋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按照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于2年生芦笋的优化施肥结构做了初步探究。通过解析,建立了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析,得到了主因子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以及交互效应与2年笋生育指数的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芦笋在第1年肥料最佳用量分别为:纯氮素425.595 kg/hm2,P2O5为290.595 kg/hm2,K2O为116.325 kg/hm2。
- 李保华于继庆牟萌郑红霞郑鑫
- 关键词:芦笋
- 黑龙江省盐碱地芦笋引种筛选试验被引量:5
- 2013年
- 连续3年对引进15个芦笋品种的生育指数,干、鲜重及干、鲜重与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京绿1103、Pacific2000、Grande F1、096这4个品种表现突出,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适合黑龙江省盐碱地区生长。
- 李彩华王明明于杰
- 关键词:芦笋盐碱地引种
- 芦笋废弃秸秆利用现状与高效开发对策被引量:3
- 2015年
- 简述了芦笋废弃秸秆的利用价值及在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食品工业、沼气应用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高效开发对策,以期为芦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胡新龙张岳平陈光宇
- 关键词:芦笋
- 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对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当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冒牌Grande和美国进口F1代全雄杂交种Jersey Knight两个芦笋品种,在露地和保护地(普通塑料大棚)两种栽培方式下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方式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积极推广F1代杂交种和采用设施避雨栽培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有效方式。
- 申香菊尹俊玉叶劲松李国栋赵卫星
- 关键词:芦笋栽培方式茎枯病
- 芦笋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被引量:16
- 2012年
- 介绍了芦笋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食用方法。
- 毛丽萍郭伟民
- 关键词:芦笋营养保健功能
- 芦笋重要真菌病害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2年
- 芦笋是重要的功能型蔬菜,芦笋真菌病害是威胁其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主要包括茎枯病、根腐病、枯萎病、褐斑病等。其中茎枯病是危害芦笋生产的世界性病害,特别是在中国,已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笔者简述了茎枯病等芦笋重要真菌病害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芦笋品种抗病性及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病原菌的致病和芦笋的抗病分子机制研究,为开展芦笋抗茎枯病分子育种提供基础。
- 张岳平陈光宇罗绍春瞿华香
- 关键词:芦笋真菌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