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8056)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文哲张劭锦秦静叶晓云郑婵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过渡族离子掺杂尖晶石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介绍了各类过渡族离子掺杂尖晶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概述了各类过渡族离子掺杂尖晶石微晶玻璃的光学性能及其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该类材料的可饱和吸收、近红外宽带发光和可见发光等性能,并指出改进制备工艺、提高掺杂过渡族离子在晶相中的比例、调控晶相与玻璃相的折射率匹配减少光散射作用等将是过渡族离子掺杂尖晶石微晶玻璃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李巍陈文哲郑婵
- 关键词:尖晶石微晶玻璃
- Eu^(3+)掺杂ZnAl_2O_4/SiO_2微晶玻璃制备与发光性能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的Zn Al2O4/Si O2(ZAS)块状透明微晶玻璃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Eu3+掺杂浓度对ZAS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热处理温度对ZAS∶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AS∶Eu3+在611 nm处具有强烈的红光发射峰,发射强度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出现浓度淬灭效应,当掺杂量为20mol%时,发光强度最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存在高温淬灭效应,当热处理温度为900℃时,材料发光强度最优。CIE色度图分析表明,ZAS∶0.20Eu3+是一种潜在、优良的红光显示微晶玻璃材料。
- 崔祥水李巍张劭锦陈文哲
- 关键词:发光性能
- 纳米碳管/二氧化硅复合凝胶玻璃的XPS研究
- 2011年
- 分别以物理掺杂和化学掺杂的方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未经表面修饰纳米碳管(CNTs)和经r-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APTES)修饰纳米碳管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在此基础上,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表征手段,对所得两种复合凝胶玻璃中SiO2基质和掺杂CNTs的化学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CNTs改变了复合凝胶玻璃中C和O的原子百分比,对SiO2基质的网络结构产生影响,但对SiO2基质的组成未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是在物理掺杂还是化学掺杂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CNTs与SiO2间均存在一定的Si—C结合键;在CNTs-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以APTES作为桥梁,实现了CNTs与SiO2网络间的化学键合。
- 郑婵叶晓云
- 关键词:纳米碳管SIO2复合凝胶玻璃XPS化学位移
- 氯铝酞菁复合凝胶玻璃的制备及光限幅效应研究
- 2015年
-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在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掺人氯铝酞菁(A1PcCl),制备了掺杂A1PcCl的复合凝胶玻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1PcCt复合凝胶玻璃的组成和结构并且分析了掺杂浓度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通过开孔Z-扫描测试和激发态吸收谱测试对复合干凝胶的光限幅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均匀掺杂AIPcCl的复合凝胶玻璃具有优于A1PcCl在DMF溶液中的光限幅效应,其主要机理为非线性散射,这为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光限幅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 秦静
- 关键词:复合凝胶玻璃光限幅
- 稀土离子(Eu3+,Tb3+,Ce3+)掺杂ZnAl2O4/SiO2微晶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英文)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凝胶法分别制备出4.5ZnO-5.5Al2O3-90SiO2(ZAS)以及ZAS∶RE3+(RE=Eu,Tb,Ce)透明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ZAS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ZAS∶RE3+(RE=Eu,Tb,Ce)微晶玻璃包含ZnAl2O4晶相和SiO2非晶相,ZnAl2O4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 nm,稀土离子的掺杂没有显著改变原来的ZnAl2O4晶体结构。TEM结果表明,900℃时ZnAl2O4从ZAS体系中析出。PL光谱显示,Eu3+存在5D0→7F2跃迁,ZAS∶Eu3+在611 nm处发出强烈的红色光;由于Tb3+的5D4→7F5跃迁,ZAS∶Tb3+在541 nm处发出明亮的绿色光;ZAS∶Ce3+在381 nm处显示了蓝光发射,对应于Ce3+的5d→4f轨道跃迁。ZAS∶RE3+(RE=Eu,Tb,Ce)的PL发射光谱存在着浓度猝灭现象,Eu3+、Tb3+和Ce3+的最佳单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20%、20%和3%。CIE色度图表明,ZAS∶RE3+(RE=Eu,Tb,Ce)的色坐标分别位于红光、绿光和蓝光区域。实验结果表明,ZAS∶RE3+(RE=Eu,Tb,Ce)微晶玻璃是一种良好的可用于全色显示的白光LED材料。
- 崔祥水陈文哲
- 关键词:发光性能
- 低温液相法制备掺铁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活性被引量:5
- 2014年
- 探索低温液相法合成掺Fe的Fe∶ZnO,Fe∶Zn摩尔比为0.01~0.03,通过调整氢氧化钠的量来控制氧化锌的微观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紫外照射测试样品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在80℃水溶液环境下低温合成及随后干燥,成功制备出了掺杂不同Fe含量的Fe∶ZnO纳米片,所获得的样品均为纤锌矿结构,结晶度高。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在可见光区吸收增大,带隙减小;适量的Fe掺杂可以降低样品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提高样品光催化性能。掺杂Fe量为1.5%的Fe∶ZnO的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率最高,紫外光照反应5h后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相对于纯的ZnO提高了43.8%。
- 张劭锦李巍崔祥水陈文哲
-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
- 白光LED用铽铕共掺铝酸锌微晶玻璃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Eu3+共掺Zn Al2O4微晶玻璃,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发光性能.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干凝胶样品在900℃温度热处理后可得到透明的含尖晶石结构Zn Al2O4微晶玻璃.发射光谱分析表明,在900℃热处理Tb3+∶Zn Al2O4和Eu3+∶Zn Al2O4微晶玻璃样品中,Tb3+离子与Eu3+离子分别发射绿光和红光.Tb3+/Eu3+∶Zn Al2O4发黄橙光,并且发光颜色随着Eu3+离子浓度的变化可调,该材料在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李巍崔祥水陈文哲
- 关键词:微晶玻璃白光LED铽离子铕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