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8-02)

作品数:22 被引量:271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宗明张柏毛德华任春颖刘家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遥感
  • 4篇土地覆被
  • 4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地覆被变化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有机
  • 3篇气候
  • 3篇面向对象分类
  • 3篇面向对象分类...
  • 3篇覆被变化
  • 3篇表层土
  • 3篇表层土壤
  • 3篇层土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地下水
  • 2篇有机碳储量
  • 2篇松嫩平原
  • 2篇松嫩平原西部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吉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延边大学
  • 2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天津市勘察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14篇王宗明
  • 10篇张柏
  • 9篇毛德华
  • 9篇任春颖
  • 8篇刘家福
  • 3篇贾明明
  • 3篇路春燕
  • 2篇苗正红
  • 2篇杨清臣
  • 2篇满卫东
  • 2篇罗玲
  • 2篇刘明月
  • 2篇于皓
  • 2篇王鑫全
  • 2篇李林峰
  • 1篇王治良
  • 1篇宋开山
  • 1篇李京
  • 1篇全斌
  • 1篇李明玉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15年
洪灾风险评估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一种,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洪水灾害的多方面特征。首先对洪灾风险形成机理、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洪灾风险评估方法3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指出当前洪灾风险评估中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模型、风险演变驱动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家福张柏
关键词:暴雨洪灾
1990~2015年韩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17
2017年
以中等分辨率Landsat系列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OBIA)方法,研究1990~2015年韩国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近25 a来,韩国人工表面、林地、湿地、耕地和水体面积变化较大。人工表面扩张最为明显,面积增加了1 847.24 km2(+38.97%),主要发生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多由耕地和林地转化而来。林地、湿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776.71 km2、707.32 km2和426.65 km2。过去25 a间韩国土地覆被变化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100 m)和坡度较小(<3°)的区域。人类活动因素,如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及政策调控等是造成韩国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
于皓张柏张柏王宗明任春颖毛德华
关键词:土地覆被变化
松嫩平原西部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地统计学、GIS和传统统计方法,分析松嫩平原西部吉林省通榆县农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并探讨高程、坡度、土壤类型和人工施肥量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通榆县农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西部高,东北和西北部低,而全氮含量为北部高,西南部低;2)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差异并不显著;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大,急剧减少;4)淡黑钙土、栗钙土和草甸土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高于风沙土和沼泽土;5)通榆县各乡镇人工施肥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的相关性并不强,说明影响本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因素以自然环境因素为主.
白一君任春颖王宗明全斌
关键词:影响因素土壤有机质全氮
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相关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选取气温、降水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及道路、居民地两类人类主要活动区,以分析气象因素及人类活动对2000—2009年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10年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平均气温为5.39℃,受纬度影响由北向南递增;年均降水量为378mm,空间上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能够促进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升高,且降水对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影响强于气温,这与松嫩西部草地盐碱化、沙漠化的干燥、缺水的气候条件相符合。年尺度NPP的统计结果均不显著,而月尺度则全部表现为极显著(P<0.01),说明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受时间尺度影响较大。人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道路和居民地与草地NPP的关系完全相反,距离道路越近,呈好转趋势的草地面积越大,越远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明显,主要与研究区人为管理的实施及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离居民地距离越远,人类活动的强度或影响草地的能力越低,草地长势越好。居民地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明显强于道路,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松嫩西部居民地的密度远大于道路;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研究区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的居民地修建及维持生计的开荒和放牧。
罗玲王宗明毛德华娄艳景任春颖宋开山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气候草地松嫩平原西部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乌苏里江流域中俄跨境区域湿地景观动态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选取乌苏里江中下游干流50km缓冲区为研究区,以1989、2000和2013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获取湿地信息;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斑块类别面积(CA)、面积所占比例(PLAND)、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斑块数(NP)、斑块密度(PD)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研究区1989~2013年湿地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湿地信息,并且有效地避免"椒盐现象";1989~2013年,该区水田、水库/坑塘、运河/水渠、灌丛沼泽增加和河流、湖泊、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减少;大量草本沼泽转为水田为该区湿地变化主要特征;1989年湿地类型以草本沼泽为主,2013年水田的斑块面积略高于草本沼泽斑块面积;湿地景观变化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一侧的挠力河流域和穆棱河流域;天然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深,人工湿地景观趋于聚集,人为干扰是导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中俄两国境内湿地景观变化程度差异显著,中国境内大量天然湿地转为人工湿地;俄罗斯境内的湿地变化微小,天然湿地保存较好。农田垦殖是导致两国湿地景观破碎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满卫东李春景王宗明贾明明毛德华刘明月路春燕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湿地遥感景观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基于2000,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解译和Fragstats3.3景观指数软件计算,定量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区10年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指数的变化特征:(1)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区,以林地、草地转为耕地为主;中部三大沙带分布区,以海拉尔河两岸草地沙化,辉河两岸的沙地向草地逆转为主;(2)草原区各景观斑块向块大量少、形状复杂化方向发展,景观破碎化有所减弱,但景观格局的空间连接性下降。总之,草原区生态环境整体上向好,但局部恶化,草原保护任重道远。
王治良路春燕
关键词:土地利用
吉林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根据吉林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结合水文地质单元,查阅搜集各行政区地下水含量、水位高度、水质状况、年均补给、开采模数等资料,通过软件ArcGIS中Spatial Analyst工具,进行分类操作,将研究区划分为资源利用区、开发保护区以及规划保留区三个一级功能区,再依据地下水功能属性及区域分布特征,进一步划分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集中开采区、地下水水涵养区、生态脆弱区以及不宜开采区五个二级功能区;着重分析各二级区分布状况、面积大小以及平原区中五个超采区分布现状并分析超采原因,为今后有关部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对超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意见和帮助。
刘家福李帅任春颖王宗明张柏
关键词: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地下水环境质量
基于GIS与CA-Markov的吉林西部土地覆被演变及预测
2017年
为探究吉林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演变规律,选取1987年、2000年、2013年3期专题制图仪(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2000—2013年吉林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覆被演变;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2013年预测数据,与解译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整体kappa系数为76.3%,模拟精度较高;并基于2000年、2013年解译数据,模拟预测了2026年和203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对各时段土地动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地区土地利用以旱田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50%以上;在2000—2013年年间,水田、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面积增加明显,林地和沼泽地面积减幅较大,其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水田;2013—2039年土地类型大体保持2000—2013年的演变趋势,即随着人类活动加强,居民及工矿用地、水田面积持续快速增加,林地和沼泽地面积不断减少,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生态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刘家福王鑫全韩程李林峰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Landsat-TM卫星影像的中亚水体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当今世界卫星遥感和图像处理技术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水资源进行分析和监测已成为必然趋势。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塞,地区内常年干旱少雨,国家间水体面积差异显著。利用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提取中亚水体信息,选取中亚主要湖泊、河渠作为典型研究区,研究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水体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亚水体总面积为123 984.80km2,其中湖泊面积为111 856.63km2,河渠面积为6 323.59km2,自然坑塘面积为5 804.58km2,湖泊、河渠和自然坑塘面积分别占中亚水体总面积的90.21%、5.10%和4.68%;中亚地区除乌兹别克斯坦国水资源充足外,其余国家水资源相对匮乏;典型研究区中咸海、额尔齐斯河和乌拉尔河变差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41.18%、24.82%和14.68%;总体来看,中亚水体面积正逐年减少,研究中亚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刘家福马帅李帅任春颖张柏李京
关键词:遥感
我国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2013年我国部分城市夏季、秋季、冬季的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数据,基于半变异函数理论,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雾霾天气各类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分析夏季、秋季、冬季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结果表明,6—12月,大气中的PM2.5质量分指数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M2.5空间浓度分布均值差异明显,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期间,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均严重超标。由结果可知,治理雾霾不能单纯从一方面进行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刘家福王鑫全于茜杜会石
关键词:雾霾PM空气质量大气污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