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3ZX004)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云明于劭岩李楠宫敬才高新文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云南大学保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及其伦理旨归
- 2014年
- 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要回归原生态的马克思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物辩证法,而是在劳动哲学中通过对黑格尔的劳动理论和辩证法扬弃确立的劳动辩证法。劳动辩证法是通过对劳动的哲学研究体现出来的。劳动辩证法强调主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真理与价值、历史和逻辑的对立统一。劳动辩证法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辩证法的伦理旨归是为劳动者提供方法论,其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劳动者创造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
- 黄云明高新文
- 关键词:辩证法客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效率和公平政策的伦理反思
- 2013年
-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采取了不同政策,适应了改革的需要,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决策,又有了根本性变化,新政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有多方面的伦理道德价值。
- 于劭岩黄云明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经济伦理
- 马克思对卢梭国家消亡思想的创新
- 2015年
- 卢梭将国家的消亡归结于其自身的内在因素,认为公意是国家的生命,当私意替代了公意,国家也就违背了其本质要求。卢梭的国家消亡理论将国家看作一个有机体,有着自身的生命历程,看到了国家的历史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国家的理想维度。而马克思将国家消亡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国家的消亡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到来。
- 李楠于劭岩
- 关键词:卢梭公意共产主义国家消亡
- 论马克思的劳动历史观被引量:4
- 2015年
- 对马克思历史观更准确的表达不是唯物史观,而是劳动历史观。劳动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指的是劳动者,更具体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劳动者,而不是直接从事简单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生产力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但不能把生产力完全看做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生产力中的主动因素,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是也与自然规律有差异,其中有人的意志的作用。
- 黄云明
- 关键词:唯物史观
- 马克思劳动时间界限理论对现代劳动伦理的启示
- 2013年
- 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不仅应该有身体界限,而且应该有道德界限,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使用各种手段延长劳动时间,既突破了劳动时间的道德界限,也突破了劳动时间的身体界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也存在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但这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时间过长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对我国劳动时间状态进行伦理反思,既要认识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要认识其危害,在此,马克思的劳动时间界限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劳动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黄云明黄逸超
- 比较视域中亚当·斯密的经济情操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语境中,亚当·斯密的理论是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其中不存在经济情操性内容。实际上,亚当·斯密的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经济情操性内容,撮其要者如下:同情他人同样是人之本性;个人追逐私利既恰当又正确,但必须受到极为严格的条件性约束;私利追逐带来的效用远不如改进增加效用的手段更重要;个人追逐私利以惠及他人和社会为前提;对地主和资本家持激烈批判态度,对劳动者怀有一以贯之的深切同情。梳理、分析和比较后的结论是,亚当·斯密的理论中不仅客观地存在经济情操性内容,而且内容具有全面性,经济情操是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内生变量,发挥着灵魂性的作用。
- 宫敬才黄云明
- 关键词:内生变量
- 论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超越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基于前苏联20世纪3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地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归为物质本体论,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重大误解。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难看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哲学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对立,也就是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更深刻的把握一定还要结合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综合把握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表述为劳动本体论,更契合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特色。
- 黄云明李楠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