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10039)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6H指数:6
- 相关作者:倪明胜赵美玲杨秀萍柳兰芳马明冲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市委党校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共享式改革与包容性发展——利益整合时代的现实逻辑被引量:5
- 2012年
- 传统中国式"单一发展主义"理念型构下的中国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改革异化和利益扭曲。随着改革进程的纵深推进和社会的多元化转型,社会利益分化不断加剧,社会群体的个体利益意识不断觉醒。市场机制的深度调节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强烈诉求,日益要求改革以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指向,现实的多重改革困境迫切要求中国式改革理念,由传统"单一发展"迈向现代"利益共享"的根本性转变。"共享式改革"的内在精神意蕴在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包容性发展"力图建构起一种可持续性的增长价值观,让改革成果共享主体能够有效化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确保社会的良序化运转。新时期坚持利益共享式改革,全面推进包容性发展,在本质上深刻体现出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坚持利益整合的现实逻辑。
- 倪明胜
-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利益整合现实逻辑
- “效率改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被引量:4
- 2012年
-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以"能够促使市场更具竞争性或可竞争性"这一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垄断对于效率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面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建构"效率改进"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效率来源于"有效竞争"而非单纯市场化,而"有效竞争"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从有效竞争理论出发营造一个有效的市场,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界定市场化的有效边界,从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区别的角度选择市场化的有效模式,同时不断强化政府的规制管理。
- 丰云
-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
- 网络媒介传播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社区。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性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突出网络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性、加强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积极利用技术把关好网络媒介传播等,有益于新时期网络媒介境遇下更高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倪明胜
- 关键词:网络媒介网络传播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科学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从4个方面对创新机制的驱动作用进行了探讨:从运行机制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理论深化创新机制为引擎驱动发展;从动力机制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质,以实践创新推动机制为动力驱动发展;从发展机制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协同创新交融机制为内核驱动发展;从目标机制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目标创新引导机制为关键驱动发展。
- 柳兰芳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5
- 2013年
- 社会分化与社会多元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基本图景,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客观上要求构筑一个多主体合作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组织以其整合协同的功能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成为协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但是由于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制度保障缺失、资源供应不足、自身发展滞后等诸多现实困境,难以真正形成多主体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因此,突破体制阈限,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是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 杨秀萍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管理
- 社会服务概念辨识与路径优化被引量:20
- 2012年
- 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范畴,社会服务在学界的理论体系中尚未达成共识性认知。通过文献梳理和多维诠释,我们能够清晰辨识社会服务概念本身内在的核心意涵。因此,本文试图从概念解析入手,在系统阐明国外社会服务供给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社会服务发展历程的回顾与经验总结,提出中国社会服务体制改革的行动框架与优化路径。
- 倪明胜
- 关键词:社会服务演进历程
-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的社会服务供给:反思与优化
-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改善民生、提供服务、确保民权,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优化社会服务和完善民生保障作为治理转型的突破口,并以此来规范各层级政府职责范围,强化公共社会服务职能和服务意识,积极建构公平、公...
- 倪明胜
-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服务
- 文献传递
- 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被视为一个由经济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生态困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坚持人统治自然,忽视了自然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目标上,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了经济发展质量。因此,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念,树立又"好"又"省"的经济发展目标,秉承节约、环保的发展方式。同时,还需要一系列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进行保障: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共识。
- 田春艳赵美玲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发展模式的升华与完善——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美玲教授访谈
- 2012年
- "中国模式"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突破与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发展范式,独立自主的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实践纲领和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体制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探索完善中国模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我们研究中国模式的主旨所在。科学发展观为中国模式的提升和完善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努力的方向。
- 赵美玲滕翠华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
-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只有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 杨秀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