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933)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韩光超孙明张海鸥王桂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机器人
  • 1篇型腔
  • 1篇抛光
  • 1篇抛光工艺
  • 1篇轴加工
  • 1篇铣削
  • 1篇工业机器人
  • 1篇多轴加工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韩光超
  • 1篇孙明
  • 1篇王桂兰
  • 1篇张海鸥

传媒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面向复杂形状型腔的机器人多轴成型加工被引量:2
2007年
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快速制模工艺,机器人熔射快速制造金属模具工艺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机器人直接制造陶瓷原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本文建立了面向机器人熔射快速制模工艺的工业机器人成型加工系统,开发了面向复杂形状陶瓷原型的机器人多轴成型加工工艺。利用UG多轴铣加工模块的基本功能,采用辅助平面法来生成机器人的多轴铣削加工轨迹,能够灵活加工通常只有多轴数控机床才能加工的复杂模具型腔。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成型加工能力,还扩大了机器人熔射快速制模工艺的应用加工范围。
韩光超张海鸥王桂兰
关键词:机器人多轴加工铣削
基于轨迹控制的机器人抛光工艺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普通商用工业机器人的封闭控制结构难以实现在线控制的特点,采用软质抛光工具来降低快速制模工艺中机器人抛光的轨迹误差.为了获得稳定的抛光压力,在机器人抛光轨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轨迹调整,对软质抛光工具的弹性变形和抛光过程磨损进行有效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当轴向预压量为1.0 mm时,每隔175 mm的抛光间距进行轴向补偿0.1 mm,即可获得稳定的抛光压力和均匀的抛光过程.
韩光超孙明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抛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