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367)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康华刘蓉贺小娜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画像
  • 4篇画像石
  • 2篇汉代
  • 2篇汉画
  • 2篇汉画像
  • 2篇汉画像石
  • 1篇东汉画像石
  • 1篇游艺
  • 1篇游艺民俗
  • 1篇丧葬
  • 1篇丧葬习俗
  • 1篇习俗
  • 1篇民俗
  • 1篇民族
  • 1篇民族融合
  • 1篇竞技
  • 1篇画像石墓
  • 1篇管窥
  • 1篇汉画像石墓

机构

  • 4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篇康华
  • 1篇贺小娜
  • 1篇刘蓉

传媒

  • 2篇榆林学院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延安职业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画像石管窥汉代陕北游艺民俗
2011年
游艺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汉代画像石中有丰富的游艺活动图像,从民间歌舞,民间竞技,民间游戏、民间杂艺等四个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汉代陕北人民的日常休闲娱乐文化。汉代陕北游艺民俗具有表现形式丰富、娱乐性强、游牧文化的典型特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生机勃勃、尚武尚勇的精神品质和粗犷豪爽的精神面貌。
康华
关键词:画像石游艺竞技民俗
从画像石中管窥汉代陕北丧葬习俗被引量:1
2012年
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史料。从陕北汉代画像石墓葬的形制、题材和内容中可以了解到汉代陕北的丧葬习俗除了具有汉代丧葬共有的习俗,即有厚葬色彩、功利色彩、福荫子孙等习俗外,还具有墓地选择的随意性、丧俗的开放性、重墓门轻墓室、男女有别和等级之分的特殊性。
康华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丧葬习俗
陕北东汉画像石来源问题再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以前,能被称为"高平"的只有山阳郡的高平侯国和安定郡的高平县,因此,1980年绥德出土的"大高平令郭君夫人室宅"画像刻石中的郭君,只能是与陕北毗邻的安定郡高平县令,其县治即今宁夏固原;东汉地方守令任职虽有极严格的籍贯限制,但大抵遵循就近原则,边郡尤其如此,因此西北边郡之人很少有机会到兖豫一带任职。持陕北东汉画像石山东来源说者,认为陕北籍人到山东一带任官因此将山东汉画像石带入陕北,这一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刘蓉
从汉画像石墓看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被引量:1
2012年
陕北是汉画像石墓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汉代陕北地处边郡,民族构成复杂,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使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墓表现出以华风为基础同时习染胡风的独特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体现了内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并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
贺小娜
关键词:画像石民族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