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474)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474)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秦海燕梁媛更多>>
- 相关机构:河池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现象探析
- 2013年
-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民族相互融合,自然融合的因素较多,瑶族"汉化"与汉族"瑶化"的互化情况较为明显,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其原因在于相互杂居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社会基础,农耕文化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经济基础,而文化认同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强有力的纽带,以及相互通婚为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 秦海燕
- 关键词: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族汉族
- 试论韦拔群与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被引量:1
- 2012年
- 韦拔群是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他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活动,指导东兰及周边各县的土地革命,培训土地革命骨干,推动了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建立共耕社,创造了土地革命新模式。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丰富了土地革命法制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秦海燕
- 关键词:韦拔群
- 试析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渊源被引量:2
- 2011年
- 广西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有利于各民族和睦相处;互补共存的经济关系,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相互的文化认同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血与火的斗争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血肉关系。
- 秦海燕
- 关键词:多民族历史渊源
- 广西民族团结个案研究——以桂平市紫荆镇为例
- 2013年
- 通过对桂平市紫荆镇的考察,可以看出由于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居住格局,文化交流中的相互认同以及历史上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影响,各民族在共同斗争中团结互助,经济上互补共存,文化互动和相互通婚,使紫荆镇形成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良好局面,是广西民族团结的典型个案。
- 秦海燕梁媛
-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团结
- 红军长征过广西与广西民族关系述论被引量:2
- 2010年
-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首次制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提倡民族自决,并在行动上严格执行,千方百计维护少数民族利益,从而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广西各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为我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 秦海燕
- 关键词:红军长征民族政策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