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X010)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高兆明周维功周宁李金鑫洪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道德
  • 5篇恐惧
  • 3篇道德冷漠
  • 3篇冷漠
  • 2篇哲学
  • 2篇正义
  • 2篇政治
  • 2篇政治秩序
  • 2篇秩序
  • 2篇社会关系
  • 2篇伦理
  • 2篇伦理意蕴
  • 2篇康德政治哲学
  • 2篇公共
  • 2篇不为
  • 1篇当代中国语境
  • 1篇道德基础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理论
  • 1篇道德能力

机构

  • 17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高兆明
  • 6篇周维功
  • 3篇李金鑫
  • 3篇周宁
  • 2篇洪峰
  • 1篇王嘉
  • 1篇于建星
  • 1篇陈凡

传媒

  • 4篇哲学研究
  • 2篇江淮论坛
  • 2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伦理学论...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道德恐惧”的成因及克服的途径被引量:1
2015年
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社会"老人倒地扶不起"等见义不为现象,认为其直接原因是救助者深层的"道德恐惧",即道德主体因为基于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压力而胆小怯懦,失去道德勇气和道义良知,逃避、放弃承担本应承担的道德责任的恐惧。并从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两个方面辨析"道德恐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道德个体的恐惧心理及社会信任危机。最后提出克服"道德恐惧"的有效途径:激发人的正能量,祛除个体心理恐惧,重塑做人精神;祛除信任危机,重建社会信任,以保护并激励见义勇为。
周维功
关键词:见义勇为信任
“道德恐惧”再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恐惧现象。道德恐惧既区别于一般的心理恐惧,也不是对"道德"的恐惧,并与道德敬畏相互联系和区别,在心理构成要素、行为表现、社会效应上具备自身特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中尝试从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的角度再探析"道德恐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可以回应与解释现实中诸多道德恐惧难题,为当今中国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建设提供积极思想支持。
周维功周宁
康德法哲学视野下的公民权利
2015年
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对传统自然法进行批判性的改造,提出公民权利的合理性与普遍有效性问题。文章旨在考察康德的公民权利思想,在先验法哲学的视域下,通过分析公民权利问题的提出、演进来尝试对公民权利做整体性的理解,进而反思公民权利的基础在于纯粹理性的实践性所确立的理性的法则与人性的法则。
李金鑫
关键词:公民权利
正义理论与实践推理——森正义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森的正义理论是实践推理的规范性理论,它并不寻求绝对优先的价值观或普适的价值排序,而是寻求对实践推理的可普遍约束。实践推理的信息基础应该不受任何理想化观念的约束。正义理论中的实践推理的目的和程序应该以开放的不偏狭性需求为约束。这种理想化约束不违背描述的客观性和伦理客观性并与可行性理论能够相容,因而具有现实性。
洪峰
关键词:正义理论理想性现实性
选择与历史:革命是否可以避免?——《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种解读
2013年
从国家治理角度看,独夫体制与贪婪自私使法国专制君主既不能审时度势、顺应历史趋势,又没有政治智慧与能力协调社会各阶层矛盾、领导社会平稳过渡。是专制君主自身的一连串行为选择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专制君主如果能够认清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有政治责任担当精神,克制贪婪,主动放弃专制集权,适时寻求社会妥协与和解,建立宪政秩序,法国也许会以另一种样式实现大革命所要实现的推翻封建专制的目标,社会也许会避免革命恐怖与清算。
高兆明
关键词: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道德恐惧”辨被引量:9
2015年
当下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现象主要由于道德主体的"道德恐惧"。从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维度尝试提出"道德恐惧"概念,辨析道德恐惧与心理恐惧、道德敬畏的关联和殊异,反思道德恐惧的当代伦理学启示:道德恐惧尤其在中国具有深厚文化基因和存在根源,弘扬道德主体性精神和完善正义机制是祛除道德恐惧的有效路径,可以回应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现实道德困惑。
周维功
关键词:心理恐惧
自我立法:规范与自由的和解被引量:2
2015年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高兆明周维功
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分为"无同情心的道德冷漠"与"虽有同情心但无行为的道德冷漠"。之所以有移情能力者未能形成同情心、有同情心者无相应的现实行动,就在于由移情到同情、由同情心到同情心实践的条件性。创建可持续再生产合作性社会关系的社会体系,提供免于恐惧地见义勇为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克服紧急救助中道德冷漠现象的根本途径。
高兆明王嘉
关键词:道德冷漠
论公共推理理论中的不偏狭观念与中立观念——基于森《正义的理念》的讨论
2015年
森的公共推理理论中的不偏狭观念与中立观念在适用范围和内涵上存在区别,不可混淆。根据理论目的的不同,不偏狭观念可以分为高阶不偏狭观念和低阶不偏狭观念。低阶不偏狭观念可包含公共推理质料和形式方面的中立观念,高阶不偏狭观念可包含公共推理程序方面的中立观念。逻辑可证的中立观念可包含在高阶不偏狭观念中。高阶不偏狭观念的完备性是否可能的判断取决于综合性理论是否可能的判断。对不偏狭观念和中立观念的上述解释体系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和评价相关的正义理论。
洪峰
“整体论”视域中的当下主流社会哲学——以黑格尔法哲学为反思视角
2016年
可以从方法论、本体论与规范论这三个层次来理解整体论的内涵:方法论上,用具体的意义代替抽象的概念;本体论上,整体先于部分并统摄部分;规范论上,目的性的整体代替偶联性的整体。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与罗尔斯和赫费的社会正义论作为当下主流社会哲学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整体论的特征,但前者并不赞同规范的整体论,后者由于以先验原则为基础,在方法与本体上也很难与整体论画上等号。尝试将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解为对整体论的经典表述,从而对当下社会哲学的问题给出回答。
陈凡高兆明
关键词:整体论黑格尔社会系统论分配正义交换正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