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321)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姚华荣崔保山杨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纵向岭谷
  • 1篇纵向岭谷区
  • 1篇网络
  • 1篇流域
  • 1篇澜沧江流域
  • 1篇公路
  • 1篇公路沿线
  • 1篇BP神经
  • 1篇BP神经网
  • 1篇BP神经网络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崔保山
  • 2篇姚华荣
  • 1篇杨志峰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29
2006年
采用GIS空间分析与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ARCGIS8.1的GRID模块中,对澜沧江流域南段土地的栅格(GRID)图进行地图代数运算,形成具有复合数据的新GRID数据表;对新生成GRID属性表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获得研究时段内不同空间范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数据及各类用地上的土壤侵蚀数据;通过土壤侵蚀综合指数(INDEX)的计算,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土壤侵蚀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其它林地、低覆盖度草地上土壤受侵蚀的可能性较其它用地类型大;耕地、中覆盖度草地、水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较其它用地类型大;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在澜沧江中游和下游区域表现较为明显,而在上游区域不明显;上游区域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而是地形、气候等其它因素.
姚华荣崔保山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土壤侵蚀
纵向岭谷区典型公路沿线的土壤侵蚀风险被引量:3
2006年
以云南纵向岭谷区的思茅-景洪公路沿线20 km缓冲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选择地形、气候、地表覆被等3个方面的5个因素,采用GIS空间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方法,对典型公路沿线的土壤侵蚀风险进行研究.结果反映出区域内较易发生侵蚀(风险值在2.5-3.5之间)的土地面积比重较大,公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土壤侵蚀风险要高于远离公路的区域,说明公路对于其沿线区域的土壤侵蚀具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公路修建的直接影响,也有因公路修建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总体上表现在公路修建所引起的地表覆被(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的变化方面.
姚华荣杨志峰崔保山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土壤侵蚀BP神经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