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0993009-2)
-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6
- 相关作者:韦平磨美兰李孟韦天超陈秋英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广西不同时期IBV分离株S1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
- 磨美兰李孟韦正吉陈秋英范文胜郎亚辉黄柏成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文献传递
- 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2008年的24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的核(N)蛋白基因,并对此24株IBV的N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24株IBV分离株N蛋白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4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未发现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但存在较多点突变现象。与疫苗株H120核蛋白的3个保守碱性氨基酸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毒株在183~232位存在较多的氨基酸替代现象,部分毒株在334~363位也存在较多的氨基酸替代现象。与GenBank中的13个IBV参考毒株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4~2008年的21个分离株中有19个分布于第Ⅰ群中;1985~1988年的3个分离株之间N蛋白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均达99%以上,均属于第Ⅲ群中,可见广西不同时期的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进化群。同时研究还发现GX-NN5分离株可能为基因重组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
- 磨美兰李孟范文胜陈秋英黄柏成郎亚辉林俊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基因重组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流行株3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 磨美兰李孟韦平范文胜黄柏成郎亚辉陈秋英侯金莲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N基因M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近年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况被引量:3
- 2012年
- 1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分别为国际兽疫局(OIE)及中国规定的家禽B类/二类传染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鸡均易感。
- 李孟孙蓉吴志金秦丽莉姜佳佳梁远东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吸道疾病接触传染性传染病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李孟孙蓉梁远东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性接触性传染病呼吸道症状上呼吸道
- 近期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概况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0
- 2013年
- 1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鸡均易感。除了破坏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导致其它条件性致病菌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继发性感染外,
- 磨美兰李孟何坤莫秀娟韦天超梁远东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措施接触性传染病VIRUS继发性感染
- IBV广西分离株GX-YL5在鸡体内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及组织嗜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分离株GX-YL5通过滴鼻点眼人工感染14日龄健康非免疫雏鸡,对接毒后1、3、5、7、10、14、21、28、35和42 d试验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胸腺、腺胃、盲肠扁桃体和肝脏等组织及泄殖腔棉拭子进行IBV的反转录巢式PCR检测,同时对接毒后不同时间的气管、肺脏、肾脏、胸腺、腺胃、法氏囊、脾脏和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接毒后的3~21 d,气管、肺脏、肾脏、胸腺、腺胃、盲肠扁桃体和肝脏的病毒检测均为阳性,接毒后42 d肾脏和气管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接毒后3~42 d泄殖腔棉拭子检测结果为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见到气管黏液,气管和细支气管纤毛脱落,炎症细胞浸润,肺充血,淋巴细胞浸润,肾脏间质性肾炎以及法氏囊水肿。研究结果表明,GX-YL5株对雏鸡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主要脏器带毒时间21 d或更长,泄殖腔排毒持续至少39 d。
- 磨美兰陈秋英韦英益朗亚辉黄柏成韦子才李孟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排毒规律组织嗜性
- IBV地方分离株GX-YL5在鸡体内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及组织嗜性研究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I...
- 磨美兰陈秋英朗亚辉黄柏成侯金莲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排毒规律组织嗜性
- 文献传递
- 父母代种鸡的免疫对后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早期保护至关重要
- 2010年
- 孙蓉梁远东韦平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父母代种鸡免疫后代防控措施产蛋量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毒株抗原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本研究将26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广西分离毒株以及参考株M41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共30个毒株,分别与根据这些毒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基因分型结果而选取的属于3个不同亚群的7个代表性分离毒株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制备的共10个单因子血清,在鸡胚气管环培养(TOC)上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然后根据中和试验结果对1985~2008年间课题组所分离的26个IBV广西地方流行毒株与3个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以及参考毒株M41的抗原相关性及其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个试验的毒株分属7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26个分离株有两个优势血清型(占总分离株的68%),分别是血清1型(包含13个毒株)和血清2型(包含5个毒株)。此外,我们还将分离毒株的血清分型结果与重要抗原基因(包括S1、N、M和3′UTR)的分型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分型结果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西存在多个血清型IBV的流行而且不同时期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分离毒株之间以及分离毒株与疫苗毒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也存在着差异。
- 王秀英李孟韦平陈秋英韦正吉磨美兰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中和试验血清型基因型抗原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