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36006)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伯耿王文俊范宏朱世平鲁列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新型聚烯烃弹性体OBC增韧共聚PP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进行乙烯-辛烯嵌段型共聚物(OBC)共混改性共聚级聚丙烯(Co-PP)的研究,考察了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熔体流动指数、维卡软化点等机械物理性能和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动态力学分析,并与Co-PP/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Co-PP/乙烯-丁烯共聚物(EBC)共混体系比较。结果表明,弹性体含量达到10%(wt)时,三种共混体系均已基本实现"脆韧转变",含较长支链的OBC与POE对Co-PP有更好的增韧效果;低温下,Co-PP/OBC的抗冲性能尤佳,其低温内耗峰温度低、储能模量高。OBC大分子链中PE嵌段的存在,使其自身及其与Co-PP共混物的加工与耐热性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弹性体。
- 李晨范宏鲁列郭春文李伯耿
- 关键词:聚烯烃弹性体增韧改性
- 半连续RAFT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星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被引量:7
- 2013年
- 首次提出采用"臂先"方法的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M)的半连续RAFT反相乳液共聚合方法制备星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sCPAM),该聚合物具有阳离子链段集中在含超支化聚丙烯酰胺(PAM)核的臂末端的结构。通过控制AM和BisAM的加料以及AM与RAFT链转移剂的比例,合成了不同臂长、超支化PAM核及臂末端阳离子组成的sCPAM。研究表明在使用BisAM与AM和DMC摩尔比为2~5:1600的低二烯类单体用量条件下,高效制备了臂数为2.5~6.9、星型聚合物含量高达92.9%的sCPAM。TiO2浊液絮凝研究表明提高星型结构含量以及臂末端阳离子密度的sCPAM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絮凝性能优于具有更高阳离子度与分子量的线性无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工业絮凝剂C535M。
- 郭含培王文俊李伯耿朱世平
- 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星型聚合物
- 聚合物产品工程:面向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工程新拓展被引量:7
- 2014年
- 化学产品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新拓展,其核心研究内容是化学品结构的精确定制.聚合物产品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其中分子结构和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是决定聚合物性能的最主要结构层次.聚合过程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近年来,本研究组在活性聚合机理和共聚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链结构目标,建立了半连续聚合过程的模型化方法和操控聚合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多种聚合产物分子结构的精确定制,制备了一些全新的高性能或特殊性能的聚合物.同时,通过反应器内合金化方法和活性界面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尝试进行了聚合物原生聚集态结构的定制.本文综述了上述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李伯耿罗英武王文俊范宏朱世平
- 关键词:化学工程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
- 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药物释放的建模及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的药物释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鉴反问题求解思路,利用混合Newton-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体系中初始药物浓度分布以及扩散系数分布,实现不同的目标药物释放。在固定扩散系数条件下,优化了实现拟恒速、速率线性降低及先增后恒速的非线性释放目标的初始药物浓度分布;还优化了不同初始药物浓度分布条件下的体系扩散系数分布,以期达到拟恒速释放。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球形基质体系中药物的初始浓度分布或扩散系数分布,体系的药物释放可达到释放的目标要求;通过简单的外层无/少药物负载的初始浓度设计,优化扩散系数的体系可有效解决"突释"问题。
- 黄建敏王文俊李伯耿朱世平
- 关键词:药物释放
- 丙烯酸-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动力学及模型
- 2013年
- 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在120℃进行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反应,通过改变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以及过氧化氢用量,研究不同半连续操作对单体转化率、分子量等共聚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同时考察聚合过程中马来酸异构化和水合生成富马酸和苹果酸的副反应。结果表明,延长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加料时间或增加过氧化氢用量,可有效地提高马来酸酐的转化率,减少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生成。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半连续水溶液共聚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动力学数据相匹配。
- 茹婧王文俊李伯耿
- 关键词:丙烯酸马来酸酐动力学
- 制备全系列聚烯烃材料的高性能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高性能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发展给聚烯烃分子链结构的设计与"精确调控"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设计、制备和优化耐高温多功能催化剂成为制备高性能、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的核心。本文回顾了全系列聚烯烃材料的种类,热性能和材料类型与共单体含量之间的关系。重点综述了:1改进型CGC-Ti、半茂钛、非茂铪(锆)等耐高温乙烯/α-烯烃共聚催化剂;2半茂钛、非茂钛等乙烯/(苯乙烯、降冰片烯)系列共聚催化剂;3优化型C2/C1-对称茂锆、耐高温非茂铪等高立构丙烯均聚和等规丙烯-乙烯系列共聚催化剂;4含杂环的C2/C1-对称茂锆高等规1-丁烯本体溶液聚合催化剂。与此同时,对这些催化剂的性能及其相应产物的链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讨论。最后指出,优化耐高温等规型非茂铪和含杂环或杂原子的C2/C1-对称茂锆以及间规型C1-对称茂锆等多功能催化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艾则孜·麦麦提明
- 关键词:茂金属非茂金属催化剂聚烯烃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