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08MB129)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刚强朱瑞阎伟樊济海巢胜吾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455医院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单核
  • 7篇单核苷酸
  • 7篇核苷
  • 7篇核苷酸
  • 6篇单核苷酸多态
  • 6篇单核苷酸多态...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血压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高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 5篇降压
  • 5篇降压疗效
  • 5篇高血压患者
  • 4篇基因
  • 3篇基因单核苷酸...
  • 2篇沙坦
  • 2篇受体

机构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2篇李刚强
  • 1篇巢胜吾
  • 1篇樊济海
  • 1篇阎伟
  • 1篇朱瑞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李刚强阎伟巢胜吾樊济海
关键词:高血压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缓激肽β_2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d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的血压指标。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缓激肽β2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等位基因C、T在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58、0.42和0.44、0.56,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42、P=0.013);用药后TT、TC基因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缬沙坦的降压疗效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血压降幅较大。
李刚强樊济海
关键词:高血压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α-内收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方缬沙坦降压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α-内收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复方缬沙坦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80例肾性高血压及40例正常人群α-内收蛋白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仪.内收蛋白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3组中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TT和GT基因型患者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可能与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有关。
李刚强朱瑞樊济海
关键词:高血压Α-内收蛋白单核苷酸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复方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EH发生,及复方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80例EH患者(EH组)给予复方缬沙坦1粒/d,治疗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EH组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作基因分型。结果:EH组中CC和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25%和68.75%,对照组中分别为52.50%和47.50%,2组间CT+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中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88%和58.12%,对照组中分别为57.50%和42.50%,2组间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患者中,复方缬沙坦对携带T等位基因者血压的下降幅度与携带C等位基因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EH发病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者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李刚强朱瑞樊济海
关键词:G蛋白Β3亚单位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6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作SNP分型。结果男、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8790A位点上G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5.310,4.423,P〈0.05);其与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相对较大,ACE2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候选易感基因。
李刚强樊济海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单核苷酸
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和肾胜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80例肾性高血压和40名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U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频率56.88%(91/160),对照组30.00%(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4,P〈0.001);A等位基因频率与肾性高血压无关联E42.50%(68/160)与30.00%(24/80),X^2=3.52,P〉0.05)。基因型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与肾性高血压无关。
李刚强朱瑞阎伟巢胜吾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与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作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结果 2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A,AG,GG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缬沙坦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
李刚强樊济海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