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11ZX08011-002)

作品数:38 被引量:182H指数:7
相关作者:乔艳艳张兴华李捷杨兆光雒珺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基因
  • 19篇棉花
  • 12篇抗虫
  • 8篇土壤
  • 8篇酶基因
  • 7篇黄萎病
  • 7篇CRY1AC
  • 6篇转基因
  • 6篇盲蝽
  • 5篇土壤酶
  • 5篇土壤酶活
  • 5篇土壤酶活性
  • 5篇绿盲蝽
  • 5篇酶活性
  • 5篇抗病
  • 5篇抗虫棉
  • 5篇除草
  • 4篇养分
  • 4篇棉花黄萎病
  • 4篇抗虫基因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江西省棉花研...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东棉花研究...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李捷
  • 10篇张兴华
  • 10篇乔艳艳
  • 9篇杨兆光
  • 9篇雒珺瑜
  • 8篇崔金杰
  • 7篇张帅
  • 6篇冯自力
  • 6篇马艳
  • 6篇田绍仁
  • 5篇杨殿林
  • 5篇朱荷琴
  • 5篇李志芳
  • 5篇赵建宁
  • 5篇李刚
  • 5篇赵丽红
  • 5篇张天玉
  • 5篇师勇强
  • 4篇王春义
  • 3篇乌兰图雅

传媒

  • 6篇中国棉花
  • 4篇棉花学报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植保科技创新...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0篇2013
  • 19篇2012
  • 12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Bt玉米对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三室根箱法研究了转Bt玉米对播种后40、50、60天不同根区(S1、S2、S3)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亲本玉米相比,种植Bt玉米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脲酶活性在播种后50天时S1根区显著增高6.91%,碱性磷酸酶活性在60天时S1根区显著降低8.12%;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含量不同种植天数各根区表现不同,无明显变化规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转Bt玉米与非转基因亲本根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相似性高,仅3个采样时期之间存在微小差异。
刘玲赵建宁李刚杨殿林王生荣娜布其娜日苏
关键词:土壤酶土壤速效养分
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种”的鉴定
引起植物萎蔫病的轮枝菌有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大丽轮枝菌(V.dahliae)、三体轮枝菌(V.tricorpus)、变黑轮枝菌(V.nigrescens)和云状轮枝菌(V.nub...
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朱荷琴李彩红刘义杰王玲飞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棉花黄萎病
文献传递
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抗病棉花的种植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12年
本研究探讨了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的抗病棉花株系7p、28p(双价载体)以及受体高代材料97185、79701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时期抗病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受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根际土壤的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在同一生育期内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差异显著(P<0.05)。说明抗病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几乎无影响,而根际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转基因抗病棉花与受体种植之间几乎没有影响,而在不同棉花株系和生育期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基因类型以及生育期植株根部分泌物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转基因抗病棉花的种植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不大。
吴名付祝建波王爱英
关键词: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态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及抗性鉴定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2008-2010年连续3年在网室内系统调查,从210多个不同性状棉花品种(材料)中筛选出5个抗绿盲蝽的材料和1个感绿盲蝽的材料。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叶片危害指数减退率和蕾铃被害减退率2个抗性评判指标,把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划分为高抗、抗、中抗和感等4个级别,并提出了综合评判标准。
雒珺瑜崔金杰王春义辛惠江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抗性鉴定
绿盲蝽在棉花上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应用刺探电位技术研究了绿盲蝽在13个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为阐明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取食行为的影响提供依据。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将绿盲蝽在刺吸棉花过程中产生的波形综合为4种:Ⅰ波表示口针刺入植物组织,Ⅱ波表示在撕裂植物组织或细胞,Ⅲ表示在取食细胞内容物,Ⅳ波表示结束取食。
雒珺瑜崔金杰辛惠江
关键词:绿盲蝽寄主植物取食行为波形
棉花叶片中叶绿素、蜡质含量和叶片厚度与抗绿盲蝽的关系被引量:32
2011年
为明确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及其机制,通过网室内抗性鉴定和室内生化物质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和蜡质含量及叶片厚度与抗绿盲蝽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石亚系1号综合抗性指数为179.49,达高抗水平。不同棉花品种(系)不同时期叶片中叶绿素和蜡质含量及叶片厚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苗期和蕾期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蕾期叶片中蜡质含量与其对绿盲蝽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花铃期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苗期和花铃期叶片中蜡质含量及不同时期叶片厚度与其对绿盲蝽的抗性无明显相关性。
雒琚瑜崔金杰黄群
关键词:叶绿素蜡质叶片厚度绿盲蝽抗性筛选
一个棉铃虫致死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棉铃虫letha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RT-PCR和RACE等方法克隆了一个棉铃虫致死基因le...
麻巧迎张帅王春义雒珺瑜吕丽敏崔金杰
关键词:棉铃虫致死基因LETHAL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不同生育期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田间试验条件下,以转双价(Bt+CpTI)基因棉SGK321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生育期(30、60、90、120d)转双价基因棉和亲本棉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双价基因棉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与其亲本常规棉基本一致,但各养分的具体变化幅度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播种后30、60、120d转双价基因棉和亲本常规棉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棉花生育进程其变化趋势虽各不相同,但同一生育期转双价基因棉与亲本常规棉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受转双价基因棉的影响较小,其变化主要受生育期的影响。
乌兰图雅李刚赵建宁刘红梅红梅王慧杨殿林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生育期
2006-2011年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评述被引量:3
2012年
比较分析了2006-2011年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的病情指数和不同抗性品种(系)所占年度总样的比例。从鉴定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参加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的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显著提高,尤其近两年来参加区试的新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均达抗或高抗水平;对黄萎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2010年和2011年达到抗和高抗棉花黄萎病的品种样次占全年的60%。
赵鸣马惠王红艳王仲敏薛超雒珺瑜
关键词:抗病鉴定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
转WSA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以转WSA基因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调查棉田节肢动物的基础上,研究了WSA基因导入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参数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WSA基因棉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蚜虫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棉田。WSA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群落参数与对照棉田无明显变化,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在0.8以上。WSA基因导入棉花未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肖留斌赵洪霞柏立新谭永安肖松华刘剑光
关键词:害虫天敌节肢动物群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