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49)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玫瑰熊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法律
  • 4篇法律论证
  • 2篇形式逻辑
  • 2篇语用理论
  • 2篇哲学
  • 2篇逻辑
  • 2篇经典逻辑
  • 2篇非经典逻辑
  • 2篇非形式逻辑
  • 2篇裁判
  • 1篇形式化
  • 1篇形式化方法
  • 1篇哲学思考
  • 1篇知识论
  • 1篇知识论基础
  • 1篇数学
  • 1篇数学证明
  • 1篇司法
  • 1篇司法裁判
  • 1篇自然语言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张玫瑰
  • 4篇熊明辉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政法论丛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公民与法(综...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证评价的非形式逻辑模型及其理论困境被引量:9
2007年
论证有两种类型:一是指作为结果的论证,二是指作为过程的论证。哈贝马斯把前者称为"论证",后者称为"论辩"。然而,20世纪上半叶,论证结构被理想化了。数学证明被人们当作成功论证的范式,论证完全被从自然语言的语境中抽象出来,论证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结果的论证。事实上,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斯特劳森、澳斯汀、塞尔等哲学家就开始关注论证评价的语用要素。遗憾的是,他们的工作对蒙太古及其追随者们发展起来的形式语义学影响极小。基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评价被宣称为针对日常生活中真实论证的分析评价模型,但在这个模型中,论证仍然被当作结果而非过程来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形式逻辑对真实论证的处理不是成功的。
熊明辉
关键词:论辩数学证明非形式逻辑
基于语用理论的法律论证评价模式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在非经典逻辑尤其是法律论证中,语用的维度和语用分析的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使科学共同体的论辩成为可能。依据语用分析的方法,法律论证的评价模式应为形式有效、实质有效、修辞有效的论证评价标准的结合。三者互为依靠,形成论证评价的三角形框架模型,所建立的这种论证评价模式才是法律论证评价的恰当标准。
张玫瑰
关键词:法律论证非经典逻辑语用理论
自然语言论证评价的逻辑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Beginning in 1940’s, as a matter of fact, philosophers, such as Strawson, Austin, Searle, etc, focused on the pragmatic elements in assessing arguments. Toulmin (1958) presents a dialectical model called Toulmin Model different from classical model, which tries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argument as process. However, it is pity that their works had little on the formal semantics developed by Richard Montague and his followers until the rise of Informal Logic (in North America), Pragma-Dialectics (in Holland), and Radical Argumentativism (in France). This paper tries first to evaluate Formal Logical Model, Informal Logical Model and Pragma-dialectical Model of argu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then construct a Defeasible Pragma-Dialectical Model by introducing Defeasible Modus Ponens rule in order to evaluate a real argument as process in everyday life.
熊明辉
关键词:逻辑分析自然语言交际行为哈贝马斯
法律论证理论的知识论基础和哲学思考被引量:5
2010年
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和非单调性决定了单调的演绎逻辑在法律领域的不适用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与其知识论基础的演变和发展有关。作为一种非经典逻辑的法律论证是从狭义的论证图式逻辑(分析哲学传统)走向包括修辞学(解释学传统)在内的广义逻辑过程中兴起的。分析哲学传统和解释学传统融合与相互渗透对立是当代法律论证理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它们共同为法学提供了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难题思维以取代体系思维,也共同反对传统三段论式的涵摄模型,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正是基于这种融合主义的知识论立场。
张玫瑰
关键词:法律论证分析哲学知识论
逻辑可修正理论与法律论证问题研究
2009年
非经典逻辑的起源问题也是从逻辑哲学的根本问题中派生而来的。自从经典逻辑创建时起,就不断有人提出要改进甚至是创新,而每一种认真修改的意图都意味着一种新逻辑的潜在可能性。当经典逻辑在应用或解释中不能恰当地再现直观上有效的非形式原型时,当社会生活和科学推理中产生新的实际需要时,逻辑学家们就面对着要求改造经典逻辑的压力从而可能采取各种可能对策,逻辑的划界问题已经成为对非经典逻辑的认识定位问题,而苏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思想,对于法律论证理论的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玫瑰
关键词:逻辑哲学非经典逻辑形式化方法法律论证
法官裁判与法律论证评价理论研究
2009年
法官裁判与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之间关系重大,其中核心是评价的标准模式问题。在非经典逻辑尤其是法律论证中,语用的维度和语用分析的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使科学共同体的论辩成为可能。依据语用分析的方法,法律论证的评价模式应为形式有效、实质有效、修辞有效的论证评价标准的结合。
张玫瑰
关键词:法律论证语用理论
经济逻辑理论与司法裁判研究
2009年
在司法裁判中,法官运用的逻辑分析工具范围已经扩展得很宽,所使用前提的选择和形成要立足于对事实的鉴别和对法律规则的解释。这种鉴别和解释首先就立足于某种价值判断。它涉及社会、道德、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从市场经济的逻辑视角出发,效率、效益必然成为法律追逐的主要目标,对于司法裁判的结果会产生极大影响。
张玫瑰
关键词:司法裁判经济逻辑
论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被引量:33
2008年
推论规则是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法律逻辑是一门应用逻辑,但它并不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在法律领域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加上法律领域中的特殊推论规则的结果。因此,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与形式逻辑中的推论规则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其共性表现为形式逻辑的基本推论规则是构成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个性表现为法律逻辑中有着与形式逻辑中的推论规则所不具有的特殊推论规则——证明责任规则。
熊明辉
关键词:法律逻辑
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论证评价理论被引量:23
2006年
论证可分为形式论证(人工语言论证)与非形式论证(自然语言论证)。前者是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我们从几个代表性逻辑学定义出发,分析了非形式逻辑产生的背景,讨论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区别,并从非形式逻辑角度探讨了自然语言论证评价的标准。
熊明辉
关键词: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