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4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陈道德宋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对格
  • 1篇隐涵
  • 1篇穆勒
  • 1篇格赖斯

机构

  • 2篇湖北大学

作者

  • 1篇陈道德
  • 1篇宋伟

传媒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穆勒的涵谓与非涵谓名称
2007年
穆勒对涵谓名称与非涵谓名称的区分是其名称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穆勒的这种区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讨论了针对其观点所出现的几种意见,以此表明穆勒的这种观点对其后名称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宋伟
关键词:穆勒
周礼全对格赖斯隐涵理论的发展被引量:1
2011年
隐涵是日常会话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话语的隐涵理论。周礼全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周先生对格赖斯隐涵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充了格赖斯的五条合作准则,他提出的五条合作准则除了包括格赖斯的直陈话语的合作准则外,还包括了命令话语和疑问话语的合作准则,也包括了美学的、道德的和社会的合作准则。周先生所说的隐涵不仅包括了格赖斯的谈话隐涵,还包括了他的非谈话隐涵;不仅包括了格赖斯的非约定隐涵,还包括了他的约定隐涵。二是认为所有隐涵都是应用了合作准则或语境这些语用因素后而产生的,因此"隐涵"是话语的语用意义而不是语义意义,而格赖斯认为约定隐涵是一种仅仅根据语义规则或广义语义规则的意涵。
陈道德
关键词:格赖斯隐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