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94)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樊小林刘芳郑祥洲廖照源李进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控释配方肥对蕉园土壤速效氮残留量的影响
- 针对香蕉生产管理中用肥量大、施肥次数多、养分淋失量大等问题,以缓控释尿素、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为原料配制控释氮源分别为50%、30%和0%的12-6-25、10.2-6-25和8.4-6-25的控释配方肥作为供...
- 喻建刚樊小林刘芳黄维富
- 关键词:控释BB肥香蕉园土壤速效氮
- 文献传递
- 缓/控释肥料对果蔗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为改善果蔗施肥技术、提高果蔗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了国产控释配方肥、脲醛缓释复合肥和进口复合肥在果蔗上应用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果蔗栽培中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料较施用进口复合肥的产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8%~5.7%和5.7%~15.5%。与进口复合肥相比,缓/控释配方肥料成本更低,施用控释配方肥和脲醛复合肥每公顷增收11 144~17 147元和20 835~23 037元。此外,施用控释配方肥可以显著提高果蔗的NAE、NPF及NUE,提高果蔗氮肥利用效率。果蔗栽培过程中合理地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料能促进果蔗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配方肥料可以取代进口复合肥为果蔗生长提供养分,实现轻简施肥。
- 娄赟陈海斌张立丹刘芳樊小林
- 关键词:果蔗氮肥利用率
- 准确速判‘巴西蕉’果实成熟度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巴西蕉’组培苗为试材,于大田条件下,分别在反梳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采收期测定2种供肥模式下果穗各梳的农艺性状(指长、指围、指重)和鲜果肉皮比,且自抽蕾后定期观测抽蕾率和收获率,试图探寻一种判断‘巴西蕉’果实成熟度之简便易行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巴西蕉’指长、指围、指重和鲜果肉皮比不断增大;果梳之间指长和指重变异大,指围变异小,施肥对指长、指围和指重都有显著影响,故指长、指围和指重不宜作为评判‘巴西蕉’果实成熟度的指标;供肥模式对‘巴西蕉’采收时间有较大影响,但采收期‘巴西蕉’第1~3梳及第4~6梳鲜果肉皮比,无论在梳间还是施肥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故这2组果梳的鲜果肉皮比可以用于判断‘巴西蕉’果实成熟度。其定量指标为:当第1~3梳外层果指鲜果肉皮比达1.65,或第4~6梳外层果指鲜果肉皮比达1.54时,判定‘巴西蕉’果实成熟度达75%。
- 王南南樊小林刘延涛刘庆虎
- 关键词:成熟度
- 香蕉各器官及整株钙镁累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在海南香蕉大田试验,采用整株香蕉采收和肢解法系统研究了巴西香蕉整个生长期各个生育阶段根系、球茎、假茎、叶片、果实和果轴吸收累积钙、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香蕉钙、镁主要累积在叶片和假茎中,整个生育期的累积量分别为...
- 张立丹樊小林
- 关键词:香蕉
- 文献传递
- 核芯肥料、包膜厚度对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索核芯肥料、包膜厚度与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关系,为控释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温静水培养方法,测定供试控释肥的肥效期,研究核芯肥料(均衡型(F1,15-15-15),高钾型(F2,13-10-21))和包膜厚度(110(C1),130(C2)g/m2)对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相同包膜厚度、包膜材料和包膜工艺制造的均衡型控释肥初期溶出率明显低于高钾型控释肥。针对同一核芯、包膜厚度不同的控释肥而言,在包膜厚度为110~130g/m2时,随着包膜厚度的增加,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降低,肥效期延长。而在同一包膜厚度下,核芯肥料不同时,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模式不同,肥效期存在着明显差别。当包膜厚度为11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1)和高钾型控释肥(F2C1)的肥效期相等,均为3.5个月;当包膜厚度为13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2)的肥效期为9.5个月,高钾型控释肥(F2C2)的肥效期仅为6.5个月,即均衡型控释肥的控释效果明显优于高钾型控释肥。【结论】在一定包膜厚度下,采用表面圆润平整的均衡型核芯肥料有利于制造包膜完整、肥效期长的控释肥。
- 郑祥洲樊小林周芳刘芳廖照源
- 关键词: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
- 碱性肥料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研究碱性肥料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探究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进行了盆栽试验。主处理是施肥量相等、pH值分别为5.5、7.0、8.0的3个氮磷钾复合肥(22-8-15);副处理为接种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ce(E.F.Smith)Snyder et Hasen],包括不接种尖孢镰刀菌(FOC)、接种FOC×10~6 cfu/g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结果】1)施用pH为7和8的两种肥料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染病率及病情指数,pH 8.0的碱性肥料较pH 5.5的酸性肥料分别降低了38和16个百分点。2)接种FOC后,碱性肥料相比中性和酸性肥料显著增加了香蕉整株生物量,增加量分别为15%和23%,而对香蕉根部生物量影响不显著。3)肥料的酸碱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有显著影响,碱性肥料处理土壤中的FOC和真菌数量显著少于酸性肥料处理的,分别减少了60%和51%,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却都明显多于酸性肥料处理的,分别是酸性肥料的1.22和2.25倍。4)碱性肥料较酸性肥料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总碳源利用率及活性;在接种FOC的情况下,碱性肥料较酸性肥料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论】施用碱性肥料能明显减少土壤中FOC和真菌数量,增加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优化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有效抑制FOC的萌发和致病,从而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 李进李进樊小林
- 关键词:碱性肥料PH香蕉枯萎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数量
- 定植苗龄对香蕉收获期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解决香蕉生产所面临寒害及收获期集中的问题。【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2种追肥模式和4种苗龄香蕉同期定植对香蕉抽蕾期、收获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香蕉大苗移栽配合4次和8次追肥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能够缩短香蕉大田生长时间,使收获期提前36~122 d,同时还能保证蕉果可食率及维生素C含量不变而提高糖酸比例。同期定植时,4次和8次追肥模式下香蕉收获期与定植苗叶片数量之间建立的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9和0.990。【结论】采用大苗移栽技术通过控制定植苗龄的大小能够人为调节香蕉采收时间,可用收获期与定植苗叶片数量(苗龄)间的一元二次方程预测香蕉的收获期,做到适时移栽适时收获,有效规避香蕉大田生育期面临寒害威胁。
- 程世敏樊小林
- 关键词:香蕉大苗移栽收获期
- 异粒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按照商品控释肥料的核芯肥料之粒级进行混配,利用底喷流化包膜技术制造出异粒包膜控释肥。通过静水培养试验,分别测得不同粒径控释肥料0、1、2、3、4、56、、71、4、21、28、56 d的氮素释放率,探讨粒径对氮素释放率、膜芯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加,氮素释放率明显降低,培养1 d,23~、34~、45~mm粒径控释肥料的氮素释放率依次为26.9%、4.45%、1.26% 23~mm粒径的控释肥料的控释期只有4 d,34~mm为28 d,45~mm的大于56 d。培养过程,即控释肥料氮素释放过程,前期释放的氮素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后期则主要来自〉3 mm粒径的控释肥料。粒径大小对膜芯比有极显著的影响,膜芯比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23~mm粒径控释肥料膜芯比比预设的降低15.58%,34~mm的降低了4.29% 而45~mm的膜芯比则比设计的增加了5.65%。因此要保证控释肥料产品的质量,核芯肥料的粒级是必须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 廖照源樊小林郑祥洲
- 关键词:粒径
- 碱性肥料和生防菌制剂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 针对我国香蕉生产过程存在的长期大量过量施用化肥及其导致的土壤酸化、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恶化、香蕉枯萎病加剧及肆虐等问题,本研究提出“碱性肥料和生防放线菌制剂耦合”以碱性肥和生防菌制剂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思路。分别...
- 桂莎
- 关键词:碱性肥料香蕉枯萎病抗氧化酶活性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碱性肥料和生防菌制剂配合施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碱性肥料与生防放线菌制剂配合施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大田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酸性土壤和微碱性滩涂土壤为试验对象,每种土壤设置常规肥料(CCF,CK)、碱性肥料(AF)、常规肥料+放线菌制剂(CCF+Act)、碱性肥料+放线菌制剂(AF+Act)4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香蕉生物量、土壤pH、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①酸性土壤和微碱性滩涂土壤中均以常规肥料处理(CCF,CK)的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最高,碱性肥料和放线菌制剂配施(AF+Act)的病情指数最低,分别较CCF(CK)降低了46.71%和33.21%,且碱性肥料和放线菌制剂配施能显著促进香蕉株高的增长和地上部、根系干质量的积累。②在酸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CCF(CK)分别增加了114.9%和153.9%(P<0.05),真菌数量减少了42.3%(P<0.05),细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分别增加了2.72和3.37倍;在微碱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CF(CK)增加了37.0%和13.0%(P<0.05),真菌数量减少了57.7%(P<0.05),细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分别增加了2.90和2.24倍。③在酸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较CCF(CK)分别增加了31.56%,38.79%,6.88%和37.52%(P<0.05);在微碱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较CCF(CK)分别增加了20.02%,44.35%,6.63%和163.33%(P<0.05)。④无论在酸性土壤还是微碱性滩涂土壤中,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与细菌/真菌值、放线菌/真菌值、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碱性肥料和放线菌制剂配施可以优化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香蕉生长,增强香蕉的抗病性。
- 桂莎刘芳樊小林
- 关键词:碱性肥料香蕉枯萎病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