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WW009)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钱兆明欧荣陈礼珍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新儒学
  • 2篇儒学
  • 2篇尚书
  • 2篇《尚书》
  • 1篇张君劢
  • 1篇政治
  • 1篇中国学者
  • 1篇儒家
  • 1篇诗经
  • 1篇诗章
  • 1篇石机
  • 1篇情谊
  • 1篇兼听
  • 1篇兼听则明
  • 1篇法西斯
  • 1篇翻译
  • 1篇分歧
  • 1篇《孔子》
  • 1篇《孟子》
  • 1篇《诗经》

机构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钱兆明
  • 2篇陈礼珍
  • 2篇欧荣

传媒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缘起缘落:方志彤与庞德后期儒家经典翻译考被引量:6
2015年
美国现代派诗人埃兹拉·庞德一生推崇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除了在诗歌中大量引用中国典故,还翻译了《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儒学经典。庞德晚年被拘押在华盛顿圣伊丽莎白精神病医院期间同哈佛学者方志彤有频繁的书信往来,分析这些史料可以追溯庞德和方志彤之间围绕儒家经典翻译的探讨和争论,进而驳斥西方学者所谓18、19世纪汉学家的译著为庞德儒家经典翻译唯一依据的观点。庞德晚年的儒学翻译有诸多突破:一是突破了对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关注;二是突破了"四书"的限制;三是突破了重汉语字形、轻汉语语音的成见。庞德能有这些突破,方志彤功不可没。史料证明,方志彤对庞德后期儒家典籍翻译的帮助和影响超过了半个世纪来学界的估计。
钱兆明欧荣
关键词:儒家翻译《孔子》《诗经》
还儒归孔——张君劢和庞德的分歧与暗合被引量:2
2015年
庞德在1953年遇到中国当代新儒学大师张君劢,二人之间就"还儒归孔"的问题产生过分歧与暗合,围绕儒家思想的正统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对话。张君劢对"灵"字等儒家思想概念的解释对庞德加深理解有一定帮助,他在会谈中提及的"亦尚一人"观点被庞德直接吸收融入《诗章》之中。庞德和张君劢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有巨大分歧:庞德恪守儒家经典,想要做的是"还儒归孔",需要的仅仅是最能代表中国(东方)文化智慧的某些最经典、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西方文化范式产生冲击的哲学理念符号;而张君劢则依据宋明理学框架来发展孔孟之道,反对将儒学当做"博物馆藏品"来供奉,主张在新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发展儒家思想。张君劢的新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影响了庞德,自《钻石机诗章》以后,庞德不再坚持将新儒家对孔孟之道的一切"扩容"排斥在外。
钱兆明陈礼珍
关键词:张君劢《尚书》新儒学
兼听则明:庞德和杨凤岐的儒学政治化争论与情谊
2014年
庞德在意大利期间同侨居于此的中国学者杨凤岐之间有书信往来,分析这些史料可以追溯庞德与杨凤歧之间关于儒学政治化的争论和情谊,进而驳斥西方学者提出的庞德因儒学研究而走向法西斯主义的观点。作为一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学者,杨凤歧认为庞德的法西斯立场和儒学观点是两个并存而不能等同的思想体系,得知庞德在研读《四书》后,杨便鼓励他"专心于此",目的显然是让其虔心投入儒学而远离法西斯。杨凤岐虽未能真正改变庞德的政治立场,但他关于中日战争以及儒学思想的言论无疑使庞德在他的法西斯岁月里避免了彻底的偏信则暗。
钱兆明陈礼珍
关键词:法西斯新儒学
方志彤——《钻石机诗章》背后的中国学者被引量:1
2014年
《钻石机诗章》是埃兹拉·庞德晚年所作,其中第85—86诗章大部分取材于中国儒家经典《尚书》及《孟子》。国外庞德研究专家认为庞德对《尚书》的读解完全依赖于19世纪西方汉学家的翻译,国内学界亦无人探究该诗章背后隐藏的庞德的中国合作者。本文从现存庞德与哈佛学者方志彤的来往信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出发,探讨方氏对庞德后期儒家思想及诗章创作的影响,分析二人的交往如何促成《钻石机诗章》对儒家经典的再阐释,并结合文本细读,揭示方氏对庞德创作《钻石机诗章》的具体贡献,也为读者深入理解该诗章提供有益的参考。
钱兆明欧荣
关键词:《尚书》《孟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