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7DFA21380)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秀法邱瑞照李文渊元春华韩九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北方大陆及邻区岩石圈演化及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被引量:11
- 2009年
-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中国北方大陆可区分为造山带型和裂谷型两类岩石圈,其中造山带型又可区分出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物质结构的造山带型岩石圈:在从空间上,自西向东分别由以天山为代表的新生代造山带型、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燕山期造山带型和张广才岭为代表的新生代裂谷型岩石圈组成,反映了古生代形成的中亚造山带在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中的分异演化,导致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和陆壳、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结构的不均一性,以及构成大规模成矿作用大体上以E110°为界,西部主要为晚古生代,东部主要为中生代的格局。简要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的地质含义,以及区域找矿方向和深部找矿空间问题。
- 邱瑞照周肃谭永杰祁世军高鹏李文渊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王圣文冯艳芳
- 关键词:深部过程大规模成矿作用
- 中国及邻区大陆形成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 <正>以中南蒙古–大兴安岭、兴都库什–西昆仑和三江–湄公河等三个重要跨境成矿带对比研究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研究中国及周边毗邻地区资料,探讨中国及邻区大陆形成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框架,以期为更好地总结周边成矿规律、引导...
- 邱瑞照谭永杰肖庆辉朱群李宝强林方成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北大陆岩石圈类型、岩石学结构及其意义被引量:12
- 2008年
- 根据西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区分出中国西北大陆以准噶尔和塔里木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和造山带型岩石圈,而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区分为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和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和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及其找矿意义。
- 邱瑞照李文渊周肃李廷栋邓晋福肖庆辉陈秀法元春华韩九曦王靓靓陈玉明陈正
- 关键词:大规模成矿作用
- 中国及邻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与境外地质工作思考被引量:4
- 2014年
- 简要报道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重点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的工作方法及成果,在重点成矿带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及邻区若干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序列和对比重大事件是开展境外地质矿产研究最重要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邱瑞照谭永杰朱群李宝强林方成舒思齐陈秀法祁世军陈永清姜琦刚
- 关键词:成矿规律
- 东南亚优势矿产资源及国际地学合作方向
- <正>中国大陆周边国家是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的优先地区,东南亚地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便利,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向之一。东南亚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面,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文莱、新...
- 蒋铮邱瑞照
- 文献传递
-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向被引量:6
- 2009年
- 概要地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构造分区特点、优势矿产资源和主要成矿时期。在区域成矿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围绕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地质过程解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 邱瑞照周肃李文渊祁世军尤孝才高鹏陈秀法王靓靓陈玉明陈正元春华韩九曦冯艳芳王明燕王圣文肖晓牛
- 关键词:勘查开发资源潜力大规模成矿作用
- 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的一种构造形式:右旋运动及效应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地貌、地震、压应力分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新生代沉积、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深部地幔结构等特征,论证中国大陆及邻区自新生代以来呈现整体右旋运动特征,动力可能源于全球旋转背景下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加厚,以及周缘走滑断裂释放应力,导致在40Ma左右中国大陆具有明显整体右旋运动特征;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25Ma之后中国大陆整体进入较明显的向右旋转时期,并延续至今;简要讨论了中国大陆自新生代以来呈现的右旋运动效应。
- 邱瑞照严光生谭永杰李文渊祁世军高鹏周肃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冯艳芳孙凯
- 关键词: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