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168)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成伟张怡徐克东吴建新张菊更多>>
相关机构:周口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白粉
  • 5篇病菌
  • 3篇进化分析
  • 3篇分子鉴定
  • 3篇白粉病
  • 3篇白粉病菌
  • 2篇进化树
  • 1篇多尺度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烟草
  • 1篇野生
  • 1篇月季
  • 1篇中华根瘤菌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胎发
  • 1篇特征提取
  • 1篇体细胞胚

机构

  • 10篇周口师范学院
  • 5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驻马店市农业...

作者

  • 9篇李成伟
  • 4篇张怡
  • 3篇徐克东
  • 2篇王伟
  • 2篇张菊
  • 2篇吴建新
  • 1篇张福丽
  • 1篇周文刚
  • 1篇谭素敏
  • 1篇王伟
  • 1篇吴建宇
  • 1篇常云霞
  • 1篇叶永忠
  • 1篇师杨
  • 1篇支联合
  • 1篇曹鹏
  • 1篇王岩
  • 1篇乔琳
  • 1篇张丽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草新型体细胞胚结构类蛙卵体的诱导发生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烟草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别与浓度的筛选,构建其类蛙卵体(FELB)的诱导发生体系,以期为烟草干细胞生物反应器的搭建奠定基础。选取烟草根、茎、叶为外植体,分别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特殊胚性愈伤与FELB结构的诱导。再将FELB置于不同质量浓度BAP的MS培养基中进行胚体萌发再生诱导。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不同烟草外植体的FELB诱导效率为叶>茎>根。其中,10 mg/L 2,4-D对烟草FELB的诱导效果最佳,5 mg/L与15 mg/L 2,4-D效果次之;而黑暗条件下的各种质量浓度NAA以及光照条件下的所有NAA和2,4-D的处理组均未能诱导出FELB结构。2.0 mg/L BAP对FELB的催萌效果最佳。通过对FELB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分析发现,其发生方式属于内起源。
吴建新吴建新徐克东李成伟王伟
关键词:烟草外植体体细胞胚胎发生
周口地区大豆根瘤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发掘新的根瘤菌资源库,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并且将获得的菌株进行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大豆根瘤菌菌株均可在大豆和苜蓿上结瘤,具有结瘤能力。根据已公布大豆根瘤菌共同结瘤基因nod A、nif H、16S r DN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并且对nod A、nif H、16S r DNA序列进行扩增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由此鉴定分离的根瘤菌为费式中华根瘤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大豆根瘤菌的快速鉴定。
张怡张超杨艳杰于洁季慧佳陈红刘文婷李晓博李蒙李成伟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
野生红果枸杞白粉病菌的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为白粉病菌的系统进化、致病机理及防控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基因资源,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科赫法则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地区野生红果枸杞白粉病的致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类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大小为(12.5~16)μL×(17.5~21.5)μL。其克隆获得目的序列长度为548 bp(GenBank:KX579506.1),与已报道的穆氏节丝壳属白粉病菌JX546296.1、AF073358.1、AF455748.1和AB022380.1的ITS序列同源率分别为86.39%、87.21%、86.68%和80.19%。初步确定该病原菌属穆氏节丝壳属。
马淑雅徐克东吴建新王伟杨灿杨灿
关键词:枸杞白粉病菌
番茄茎腐病菌的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检测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系统发育树和致病力检测等方法对河南周口地区番茄茎腐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力检测,以期为茎腐病的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从周口地区番茄上分离的茎腐病病原菌属于镰孢属,ITS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茄镰孢,分离物与茄镰孢福建分离物(JN232141.1)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个进化支上,致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在测试的植物中该病菌对茄科植物龙葵的致病力最强,该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科、十字花科多种植物。
张怡李幸董正伟王萌萌刘翔张锦杨梦娇孙颍李成伟
关键词: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周口地区出现的艾草白粉病菌的种类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及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艾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长度平均约为34.57μm,宽度平均约为18.36μm,以约3-8个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附着胞少裂片对生。根据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056818)建立进化树分析可知其与来自韩国、日本的Golovinomyces artemisiae聚在1支上,登录号分别为KJ136112、AB077654,而与同属的另外1个种亲缘关系较远。分析认为,河南周口地区的艾草白粉病菌为G. artemisiae。
张菊张怡曹鹏安一博黄辉袁俊慧王瑞瑞李成伟
关键词:分子鉴定进化树
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鉴定与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给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区月季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形态鉴定和分子ITS鉴定均为月季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该病原菌的ITS序列(Genbank No.KF571742)与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100%同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ITS与来自比利时、日本、法国、阿曼、匈牙利和英国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聚为同一进化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覆盆子白粉菌(S.Aphanis)、醋栗白粉菌(S.mors-uvae)和夹竹桃白粉菌(S.db-2011)的ITS序列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王岩徐克东常云霞牛伟史庆浩贾书召李成伟叶永忠
关键词:月季白粉菌ITS序列系统进化
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检验方法分析fMRI数据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相关分析方法来分析f MRI数据性能优良,但需要已知实验响应信号的精确波形,因此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研究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检验新方法分析f MRI数据,以利用前者去噪彻底和后者不需要已知实验响应信号的特性,并用视觉f MRI组块型和事件相关型试验进行性能验证,且与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相关分析和目前权威的SPM8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检测的激活区位置相同,但激活体素个数分别是2945、3811和1454。结果表明,由于综合了多尺度特征提取与t检验各自的优点,新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相关分析更广,分析性能较SPM8更好。
支联合周文刚谭素敏
关键词: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功能磁共振成像
白粉寄生孢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是寄生在白粉菌上的一种重寄生菌,作为白粉菌的生防因子,一直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文从白粉寄生孢的生物学形态、分类、寄主范围、最佳生长条件、分离鉴定以及生防效果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目前白粉寄生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并对白粉寄生孢的生防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师杨乔琳李成伟
关键词: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生物防治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菌的鉴定、进化分析及标志基因筛选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市小麦全蚀病菌的变种类型及进化情况,筛选全蚀病菌侵染小麦的分子标记,采用形态学观察、科赫氏法则验证、ITS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的小麦全蚀病菌进行鉴定,并对其侵染后小麦病原相关蛋白(pathogen-related protein,PR)基因的表达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显微形态观察初步确定分离的小麦全蚀病菌为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v. Arx.&Olivier,经科赫氏法则验证、ITS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证明该病菌均为禾顶囊壳。本研究分离的小麦全蚀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美国的小麦全蚀病菌间的同源性比与来自中国陕西省的小麦全蚀病菌的同源性更高。采用禾顶囊壳4个变种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所有分离病菌均扩增出了小麦变种的特异性条带,证实分离菌株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 tritici。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病原相关蛋白基因PR4a、PR4b、PR2、PR10受到小麦全蚀病菌侵染后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在侵染后第5~6天达到最高峰,表明这些基因可作为小麦全蚀病菌侵染小麦的标志性基因。
张怡马红珍李幸董正伟刘翔李成伟
关键词:全蚀病禾顶囊壳系统进化树
乌鲁木齐三角荨麻白粉病菌鉴定和进化分析
2014年
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引起乌鲁木齐地区三角荨麻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一个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18.75-23.75)μm×(31.25-43.75)μm;黑褐色、球形的闭囊壳嵌在叶表面的菌丝体中,直径为87.5-143.75μm;每个闭囊壳中有6或8个子囊,子囊无柄,大小为(25-43.75)μm×(37.5-68.75)μm,每个子囊中有4或5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18.75-21.88)μm×(25-31.25)μm。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扩增病菌r DNA ITS,测序及进化分析后发现,其ITS序列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登录号AB104524)的同源性为99%,而且聚在一个进化支上。结果表明,乌鲁木齐三角荨麻白粉病菌属于Erysiphe urticae,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亲缘关系最近。
张福丽张菊向杰陆亚杰史晓盈张丽王辉王艳丽王亚如潘扬丁锦超郭康迪李成伟
关键词:白粉病菌进化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