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6109)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6
- 相关作者:徐跃进万正杰何丹张艳谭远宝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影响红菜薹产量和品质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通过不同的播期、土壤、氮肥形态及肥料配比对红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菜薹的最佳播期为8月25日;菜园土上种植的红菜薹产量高于黄壤土上的产量,但黄壤土上种植的红菜薹的品质更佳;以铵态氮为氮源,且以氮、磷、钾配比施肥时,红菜薹的产量和品质最佳。
- 李国英何丹徐跃进
- 关键词:红菜薹播期土壤氮源
- 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被引量:6
- 2009年
- 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种间杂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S+(1.0~2.0)mg.L-16-BA+0.05mg.L-1NAA+0.5%活性炭+30g.L-1蔗糖+7.5g.L-1琼脂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杂交子房培养效果较为理想;相对于培养基和激素,活性炭对子房培养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对取材时间的研究发现,取授粉后18d子房培养的结籽率最高,15d的次之。而通过对杂种萌发率的研究则表明,授粉后15d的子房培养获得的杂种萌发率最高,为57.03%,18d的最差,仅为38.49%。
- 何丹徐跃进李正丽汪祖程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红菜薹远缘杂交子房培养
- 红菜薹6个品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比较被引量:14
- 2008年
- 对红菜薹6个品种的氨基酸种类、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红菜薹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各品种间各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对于茎干而言,红菜薹的薹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同的采收温度对各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
- 肖辉何丹徐跃进
- 关键词:红菜薹氨基酸温度
- 甘蓝型油菜(EruCMS)与甘蓝种间杂种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经胚抢救获得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EruCMS)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种间杂种,前期经过流式细胞仪、柱头染色体数目、花粉活力等分析获得一些真杂种。利用电泳法,对真杂种植株的3种同工酶(SOD、EST、COD)和蛋白质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了杂种与亲本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之间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杂种的SOD、COD的酶带表现为偏父本甘蓝型;杂种的EST的酶带表现为偏母本油菜型;杂种的蛋白质电泳表现为不仅具有双亲的特征蛋白带,也有其自身特征蛋白带。
-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甘蓝种间杂种同工酶蛋白质
- 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新型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 CMS)为不育源,通过远缘杂交结合回交的方法,并运用组织培养、单株选择、异地加代种植的手段成功地将该不育基因转育到了红菜薹上。经检测所得的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不育系苗期遇低温叶片不黄化,不育性稳定,蜜腺正常,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
-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 关键词: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回交
- 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回交仍存在杂交障碍,需借助胚抢救技术获得回交1代。
-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甘蓝种间杂种杂种鉴定
- 授粉时间及角果长度对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荚粒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红菜薹为父本,不同授粉时间、不同角果长度下杂交子房荚粒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13:00~15:00时间段的授粉结果不理想外,杂种的荚粒数与各时间段的温度成正相关(r=0.9538);角果长度对子房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一般是长荚的荚粒数高于中荚的荚粒数,相对于短荚的荚粒数,两者都呈显著差异;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间亲和性的研究发现,4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不同:甘蓝型油菜与红杂70的亲和指数最高,为4.86,与新世纪晚杂、A和新世纪早杂的亲和指数略低,分别为3.10、2.84和2.64,且前者和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何丹徐跃进万正杰谭远宝秦华伟曹玉江
- 关键词:红菜薹甘蓝型油菜授粉时间杂交组合
- 红菜薹主要矿质元素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育成的红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Eru-5和16个父本材料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主要矿质元素Ca、Mg、Fe、Zn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Eru-5和父本D、E、F和H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提高杂种一代矿质元素含量的理想亲本;组合Eru-5×G、Eru-5×H和Eru-3×L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是矿质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Ca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Mg、Zn的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Fe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 张艳徐跃进谭远宝李亭亭鲁凡万正杰
- 关键词:红菜薹雄性不育系矿质元素配合力遗传力
- 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对影响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红菜薹材料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很大;4℃低温预处理2h对小孢子胚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NLN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添加浓度过大时诱导率反而降低;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子叶型胚在15g/L琼脂的培养基上直接成苗率最高,达56.7%;再生植株在MS和1/2MS+IBA(0.5mg/L)中的生根能力最好,1/2MS生根效果其次。
- 张秀武李正丽何丹徐跃进秦华伟
- 关键词:红菜薹小孢子
- 红菜薹矿物质元素测定与营养评价被引量:15
- 2012年
- 以红菜薹21个品种(系)及7种十字花科主要蔬菜为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不同品种红菜薹及其不同食用部位的Ca、Mg、Fe、Zn含量,并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红菜薹品种(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很大,Ca、Mg、Fe、Zn元素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矿物质元素在红菜薹薹叶和花蕾中的含量均高于薹中的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相比,红菜薹矿物质元素含量综合表现位于前列,证明红菜薹具有重要营养价值。
- 张艳徐跃进万正杰
- 关键词:红菜薹矿物质元素营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