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14)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丁光朱春发端木敏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温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温州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教士
  • 2篇传教
  • 2篇传教士
  • 1篇档案
  • 1篇新中国
  • 1篇学堂
  • 1篇译者
  • 1篇译者文化身份
  • 1篇英国传教士
  • 1篇英译
  • 1篇身份建构
  • 1篇收藏
  • 1篇四世同堂
  • 1篇诉求
  • 1篇文化身份
  • 1篇文化身份建构
  • 1篇旧中国
  • 1篇家族
  • 1篇家族成员
  • 1篇《四世同堂》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1篇朱春发
  • 1篇端木敏静
  • 1篇丁光

传媒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浙江档案
  • 1篇外国语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伯明翰大学收藏的慕氏家族档案被引量:3
2013年
英国传教士慕雅德(Arthur Evans Moule,1836-1918)在1891年出版的《新中国与旧中国:来华三十年的个人回忆和观察》一书中讲述了他和他的家族成员多年在浙江的足迹。
丁光
关键词:家族成员档案收藏传教士旧中国新中国
英国传教士苏慧廉与温州近代教育被引量:2
2012年
1882年来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在温州传教的同时兴办新式学堂、医院,尤其是苏氏所办的艺文学堂开温州新学之先,对温州教育的近代化起到了示范、普及和启蒙的作用。但温州地方史志等关于艺文学堂办学情况及其影响力的资料甚少。本文根据新发现的苏慧廉相关档案史料,详细阐述当年艺文学堂的办学情况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对近代温州教育的影响。
端木敏静
《四世同堂》英译和浦爱德文化身份建构的诉求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对《四世同堂》英译和译者浦爱德展开研究:首先,结合一定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传记文学文本,从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子女群体和浦爱德个人经历背景分析她文化身份中的群体因素和个人因素;其次,把《四世同堂》的翻译视作浦爱德建构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实践,从文本内外来分析《四世同堂》的翻译如何体现她建构这种身份的诉求。
朱春发
关键词:《四世同堂》译者文化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