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C12022)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黄华宏童再康朱玉球何福基高燕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杉木
  • 2篇矮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林木
  • 1篇林木遗传
  • 1篇林木遗传育种
  • 1篇林木遗传育种...
  • 1篇酶基因
  • 1篇木质素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光皮桦
  • 1篇合成酶
  • 1篇合成酶基因
  • 1篇矮化
  • 1篇白质

机构

  • 4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5篇童再康
  • 5篇黄华宏
  • 3篇朱玉球
  • 2篇何福基
  • 1篇陈奋学
  • 1篇尤卫艳
  • 1篇俞友明
  • 1篇高燕会
  • 1篇林二培
  • 1篇陈喜
  • 1篇程龙军

传媒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矮化杉木蛋白质组的差异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建立具有高分辨率和稳定性的矮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研究杉木矮化突变的机理。取同一生长环境下的野生型杉木及矮化突变型杉木新梢顶端的叶片,液氮研磨成粉末后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总蛋白,分别用CY2和CY3标记,用DIGE技术进行分析。与野生型杉木相比,在矮化突变型杉木的叶片组织中,有1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另外15个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所得的29个差异蛋白质可能与杉木矮化突变的发生有关。
黄华宏童再康朱玉球高燕会许长寿何福基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学杉木蛋白质组
矮生杉木解剖构造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矮生杉木的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矮生杉木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缓变;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单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星散状排列;木射线高有3~12个细胞,多数为3~7个细胞;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间的交叉场为杉木型,多2~4个。②矮生杉木第2年轮单位面积的管胞数量平均值为4 047个/mm2,径向层数平均值为118层/轮。③矮生杉木管胞长度平均值为1 560.5μm,管胞宽度平均值为20.06μm,管胞双壁厚平均值为3.602μm,管胞壁腔比平均值为0.21,管胞长宽比平均值为69.90,腔径比平均值为0.830。
俞友明曾玉君黄华宏童再康
关键词:杉木矮生
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建立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利用SDS法、常规CTAB法和CTAB-硅珠法提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嫩叶DNA,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CTAB-硅珠法更适合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在基因组DNA纯度高OD值在1.8左右,适用于AFLP分析。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MseⅠ-EcoRⅠ酶切组合,从64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1个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高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组合。同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光皮桦AFLP反应的最佳模板DNA用量为300ng、酶切时间4h和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30倍等,优化了相关AFLP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光皮桦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卫艳黄华宏童再康朱玉球
关键词:光皮桦DNA提取AFLP反应体系
矮生杉木的解剖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 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 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 6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 6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 375个.mm-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 456个·mm-2);矮生杉木的枝条单位长度的叶片数量(主干为14片·cm-1,主枝为10片·cm-1)极显著多于正常杉木(主干和主枝均为7片·cm-1);但两者在栅海比(衡量植物生长势的一个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
陈奋学黄华宏童再康朱玉球何福基
关键词:植物学杉木
杉木木质素合成酶基因CCR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茎叶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innamoyl-CoA reductase,CCR)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结合RACE的策略克隆获得杉木CCR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LCCR),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379 bp,具有一个975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简称ORF),编码32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杉木CCR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欧洲云杉(Picea abies,CAK18610.1)CCR基因具有87%的相似性;与其他植物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显示杉木与松科植物欧洲云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火炬松(P.taeda)的亲缘关系较近。
陈喜童再康黄华宏林二培程龙军
关键词:木质素CDNA克隆杉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