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28)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民臧润国刘万德苏建荣丁易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海南岛霸王岭林区低海拔热带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16
- 2010年
- 植物群落分类是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或属性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是植被生态学的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研究内容。热带林由于其复杂的环境条件及丰富的物种数量导致了其分类更加困难。本文根据海南岛霸王岭林区低海拔热带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主分量分析(PCA)及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该地区低海拔热带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将21个样地共分成3组:热带低地雨林(样地9—12)、转化型季雨林(样地1—8)和热带季雨林(样地13—21)。PCA和DCA排序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同时也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热带低地雨林与海拔和凋落物厚度呈正相关,而热带季雨林与坡度和岩石裸露度呈正相关,转化型季雨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PCA和DCA中则有所不同。DCA排序结果同时也表明,转化型季雨林是介于热带低地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中间的一种群落类型。
- 刘万德丁易臧润国苏建荣杨民蔡笃磊李儒财陈少伟
- 关键词:排序环境因子热带林
-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季雨林树木的死亡率被引量:15
- 2010年
- 树木死亡是调节群落组成和结构的一种方式,在森林生态系统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季雨林群落大量调查和树种功能群划分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热带季雨林群落及其不同功能群树木的死亡率及其随径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季雨林群落内树木死亡率的变化范围为3.42%–18.71%,平均值为7.60%。按照功能群比较,乔木死亡率显著高于灌木,落叶树种死亡率高于常绿树种,但具刺树种死亡率显著低于无刺树种。按照树木径级划分,5–30cm径级范围的死亡率均超过10%,最高值出现在5–10cm径级范围,在相同径级范围内比较时,落叶树种在胸径(DBH)<5cm时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而在其他径级范围内,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具刺和无刺树种的死亡率在所有径级范围内均无显著差异。乔木死亡率与群落距河流距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距离河流越远死亡率越高;落叶树种和无刺树种则与坡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坡上部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坡中部。热带季雨林内树木的死亡率与其所处的群落生境有关,较干旱的生境是导致树木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 刘万德臧润国丁易张炜银苏建荣杨民蔡笃磊李儒财
- 关键词:径级环境因子功能群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