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049)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文伟刘琦任惠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犯罪
  • 3篇犯罪控制
  • 2篇职务犯罪
  • 2篇自反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诉讼
  • 1篇言词
  • 1篇言词原则
  • 1篇以毒攻毒
  • 1篇政风
  • 1篇职务犯罪初查
  • 1篇直接言词
  • 1篇直接言词原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融合
  • 1篇生动鲜活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市场化

机构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篇任惠华
  • 1篇刘琦
  • 1篇李文伟

传媒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犯罪研究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廉政文化研究
  • 1篇净月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德国刑事诉讼中直接言词原则的理论范畴被引量:23
2013年
刑事诉讼中的直接言词原则在德国完成信条学上的理论构建,有确定的理论范畴。直接审理原则的理论范畴包含着形式的直接审理原则和实质的直接审理原则。被告人、证人是否出庭不是直接言词原则所要求的本质内容,真正决定是否以直接言词的方式审判的是诉讼主体能否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进行实时地追问和补充发言,能否在人证之上完全地、尽最大可能地、充分地展开生活细节。同时,直接言词原则也是对尽可能接近案件事实的最佳证明的要求。实质的直接原则的"实质"指的是规范方法是内在的、实质性的,其对应的是外在的、形式的、以"能表现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坐标内的行为"为规范方法的形式性规范。实质的直接审理原则在诉讼活动中的实践,并不是通过法官对证据禁止的心证进行,而是通过一般心证进行的。直接言词原则保证了基于法官个人而非所谓"基于法院"的司法独立,保障了法官作为实际的、不可替代的审判者的诉讼主体地位,避免了像欧洲几百年前的纠问式诉讼那样,庭外之人以间接和书面的方式成为实际的裁判者。
李文伟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言词原则生动鲜活
职务犯罪初查中的司法查询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司法查询是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获取与被调查对象相关信息与发现案件线索的最为重要的侦查措施。然而,司法查询在侦查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查询效果,反而面临着查询进度慢、查询成本高、查询精度低、查询密级差等亟待解决的困境,严重影响了整个职务犯罪侦查的质量。司法查询困境的生成既有客观形势的束缚,也有检察机关自身的主体因素。建立检察机关自身的情报体系、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融合度与完善初查的法律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这些困境。
司智虎师索
“GONE理论”视角下国企高管侵财型职务犯罪行为模式分析及治理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我国对国企高管侵财型职务犯罪行为模式的分析还处于仅以犯罪学的内外因论为理论支撑的经验实证分析阶段。为深入揭示国企高管侵财型职务犯罪行为机理,应引入新的分析工具——"GONE理论"探寻可操作性的治理对策。国企高管侵财型职务犯罪属于在以实现自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理性的驱动下而主动作出的行为选择。依据"GONE理论",国企高管侵财型职务犯罪的"自利理性"表现为贪婪和需要因子,其"实现自利最大化"的条件表现为机会和暴露因子。
任惠华刘琦
关键词:国企高管
犯罪治理:一种基础理论的解构被引量:14
2014年
近些年"犯罪治理"的流行顺应了学术发展趋势,缓解了学者们对于"犯罪控制"的长期审美疲劳,但却并未对犯罪治理进行基础理论的解构。犯罪治理的源起既有时代潮流的冲击,也有传统犯罪控制内外交困的倒逼。犯罪治理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市场化、协同化与体制化的进路模式。在内部运行机制中,其合作的本质则让犯罪治理依赖于权力交换与资源共享,并造成了犯罪治理无法摆脱的失灵与自反风险。犯罪治理的真实控制效果并未实现理想中的图景,其展现出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本体意义。
师索
关键词:犯罪治理内卷化协同化市场化自反
论廉政前端风险的形成与管控
2014年
传统观点认为廉政风险存在于公权力运行体系之中,但却忽视了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社会观念的隐性储备与准"腐败"行为首次生成等变量对最终腐败行为的作用机制。完整的廉政风险应由前端风险与本体风险构成。公务人员入职之前的个体社会化失范所引发的对个体犯罪性的高度盖然性是廉政前端风险的风险源。因此,有必要从家庭、教育、文化、准入四个层面进行廉政风险干预,防止个体犯罪的盖然性转化为廉政前端风险。
师索蔡青松
关键词:廉政风险个体社会化风险管控
以毒攻毒:犯罪控制的风险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以毒攻毒的犯罪控制是与传统的"以药解毒"的犯罪控制相对应的隐性模式。"以毒攻毒"蕴涵着"正邪转化"的哲理,自古以来就被我国统治者所重视并采用。在实践中存在着四种以毒攻毒模式,每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变异的风险,即不仅不能解毒,反而损害机体自身。因此,以毒攻毒的控制模式实质是风险模式,有必要提炼出引发风险的相关因子并设法消除,保证这种风险模式能够取得正向收益。
师索
关键词:以毒攻毒犯罪控制高风险人群
历史·范式·结构:犯罪学中的风险开示被引量:2
2013年
在20世纪末,风险已成为占据主要支配力的问题处理方式。对于犯罪学来说,关于风险的争论已经贯穿在研究的全部范畴内。犯罪学中的风险理论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的知识发展。在犯罪控制范式转变中,风险的规制、维控与治理与犯罪的预防、控制与治理分别对应而形成了以回抗、维控、化解风险压力为导向的控制结构。同时,作为犯罪控制结构要素的控制主体、控制措施与控制客体的任一环节的自反性都将使犯罪控制的运行超出设计初衷而出现风险性。犯罪学中的风险理论是犯罪学与风险学科的交叉研究理论,也存在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在犯罪治理中的适用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性问题。由此,风险议题在解决我国司法实践难题时显得尤为重要。
师索
关键词:犯罪控制范式转变自反性
犯罪控制的结构性风险解析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犯罪控制自身结构风险性的存在,犯罪控制体系并不能有效治理犯罪,或者成为引发更多犯罪的制度性风险源,或者导致控制效益的低下,甚至演变成犯罪控制的危机。结构性风险由控制主体、控制措施与控制客体的自反性引发,因此,从这三个方面解析当犯罪控制在运行过程中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并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了不利于安全与秩序的最终后果时,该犯罪控制体系就存在结构性风险。
师索
关键词:犯罪控制结构性风险客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