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335087)
-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金南国金贤玉田野龚灵力彭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水泥水化动力学的微观表征方法(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水泥微观结构模型得到了水泥水化动力学的微观表达式,从而加深了对水化动力学过程物理意义的理解。在最小耗能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微观结构层面上水泥水化过程的控制条件。通过水泥水化的微观结构表达式所取得的推论与已知的试验结果和理论吻合良好。本研究将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为水泥水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基础。
- 田野金贤玉金南国顾祥林
- 混凝土水分扩散表面因子理论模型与验证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混凝土湿度场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表面干缩应力以及干缩裂缝等的影响,研究混凝土湿度场中水分扩散表面因子这一关键因素.引入混凝土表面孔隙面积和孔隙中的水分扩散系数2个参数,推导混凝土湿度场的第3类边界条件.将混凝土表面水分对流扩散简化为不可压缩流体一维平板壁面对流传质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和平板壁面对流传质理论,建立混凝土干燥过程水分扩散表面因子的理论模型以及模型的近似解.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和试验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彭智金南国金贤玉
- 关键词:环境因素
- 混凝土早龄期性能与裂缝控制被引量:39
- 2010年
- 从混凝土微观结构出发,研究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成型过程的时变温度场;对裂缝持续增长的早龄期混凝土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结构特征,研究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成因机理、分析方法与控制措施;提出裂缝开展的预测和控制方法,建立裂缝扩展过程的损伤模型;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早龄期的水化、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随时间的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的增量计算方法。对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的研究表明: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分析应该是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结构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动态分析,提出的混凝土早龄期开裂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析过程的效率与准确性。
- 金贤玉田野金南国
- 关键词:混凝土
- 基于骨料信息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被引量:9
- 2010年
- 根据比表面积定义并考虑实际操作的简便性,提出一种表征骨料比表面积的简易计算方法.利用骨料比表面积反映骨料粗细程度以及各粒径分布,在砂填充石子空隙与净浆填充骨料空隙的过程中分别引入富余砂裹厚度以及净浆包裹骨料厚度概念,并结合自密实混凝土(SCC)各组分的体积相加性,推导SCC各组成用量的计算式,提出新的SCC配合比设计方法.此设计方法操作简便且方便实现电算.采用此方法配制C35和C50两个等级的SCC,试验检测结果表明,C35和C50的工作性能及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C35在现场试验中效果良好.
- 龚灵力金南国何小勇金贤玉
-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