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016)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涂植光王秦董晋豫梁勤东马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IL-12
  • 5篇腺病
  • 5篇腺病毒
  • 4篇肿瘤
  • 4篇卵巢
  • 4篇卵巢癌
  • 4篇肝癌
  • 3篇单核
  • 3篇重组腺病毒
  • 3篇巨噬细胞
  • 3篇基因
  • 3篇癌细胞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增殖
  • 2篇肿瘤相关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相关抗原
  • 2篇卵巢癌细胞

机构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璧山区...

作者

  • 15篇涂植光
  • 13篇王秦
  • 9篇董晋豫
  • 8篇梁勤东
  • 7篇熊海玉
  • 7篇马婷婷
  • 6篇成凤
  • 5篇林艳
  • 5篇李紫微
  • 4篇匡文斌
  • 4篇郭变琴
  • 3篇李紫薇
  • 3篇汪先桃
  • 3篇李朴
  • 3篇李武县
  • 3篇刘翠颖
  • 2篇张维理
  • 1篇范晓卿
  • 1篇秦晓林
  • 1篇汪仙桃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激光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 2000对4种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将腺病毒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2000对4种细胞的转染效率进行比较,以获得Ad5F35-GFP适用的细胞种类及各类细胞适用的转染方法。方法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小鼠脂肪细胞3T3-L1和肝癌细胞Hep A1-6,于转染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RT-PCR法检测GF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Ad5F35-GFP转染K562细胞、PBMC效率均较高,分别为61%和56%,但不能有效地转染3T3-L1(5%)、HepA1-6(15%)细胞;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2000均不能有效地转染3T3-L1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5%、5%和6%;Ad5-GFP、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Hep A1-6细胞效率均较高,分别为73%和71%。结论 Ad5F35-GFP可有效转染人造血细胞和单核细胞,为相关基因的研究及治疗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成凤王秦匡文斌李朴董晋豫梁勤东涂植光
关键词:腺病毒转染效率
IL-12诱导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较复杂。前期形态学和功能的研究发现,IL-12可诱导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该研究从巨噬细胞表面分化标志、细胞增殖能力、周期以及凋亡四个方面探讨了IL-12诱导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相关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以人源性重组IL-12 p70处理的THP-1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68和CD11b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性,CD68+和CD11b+阳性细胞数也显著增多;IL-12诱导分化过程中伴有THP-1细胞生长缓慢、G1期或G1/S期细胞周期阻滞现象;IL-12处理后的THP-1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以早期凋亡细胞为主,并伴有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及促凋亡蛋白Fas表达增加。上述实验结果提示,IL-12对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向成熟巨噬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以及增加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吴碧涛马婷婷林艳熊海玉王秦成凤李紫薇涂植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化治疗
内源性β干扰素维持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内源性β干扰素(IFN-β)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及M1型巨噬细胞介导抗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单核系肿瘤细胞U937来源的M1巨噬细胞U937-M1模型,用实时定量PCR、ELISA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通过干扰IFN-β1基因或用抗体中和IFN-β,检测M1/M2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IRF5的表达。收集不同处理组的U937-M1细胞培养上清为条件培养基(CM),分别培养Hep G2细胞及SMMC-7721细胞,用CCK-8法和TranswellTM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未激活型U937-M0细胞相比,U937-M1细胞白细胞介素12p35(IL-12p35)、IL-12p40、IL-12p70、IL-23p19、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86表达显著增强;而两组均低表达CD206。阻断內源IFN-β作用后,与U937-M1细胞相比,上述M1型巨噬细胞相关表型标志物表达明显减弱;反之,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IL-10和CD206表达增强;且IRF1及IRF5表达均减弱;阻断IFN-β作用后,M1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从抑制转变为促进。结论阻断內源IFN-β后,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以及U937-M1介导抗肝癌效应受到抑制;IFN-β可能参与调节IRF1和IRF5的表达,维持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和功能。
谢昌利郭变琴刘翠颖林艳吴碧涛王秦李紫微涂植光
关键词:增殖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LC lncRN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HULC的方法,探讨其在作为肝癌标志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ULC lncRNA(AY914050.1)全序列,设计HULC基因的特异引物,构建HULC基因的T克隆载体,命名为pMD18-T-HULC;以pMD18-T-HULC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LC的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LC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应用此方法检测8种肿瘤细胞株、肝癌组织、其它癌及癌旁组织中HULC lncRNA的表达。结果:HULC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学的最低检测限为1.8×103拷贝/L,线性范围为1.8×103拷贝/L至4.6×109拷贝/L;该法的批内变异系数(CV)<2.0%,批间CV<8.0%。其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起始表达量为(7.6±3.1)×105拷贝/L至(5.6±3.2)×106拷贝/L,明显高于其它癌和癌旁组织HULC lncRNA表达量(<1.8×103拷贝/L)。新发现膀胱癌细胞株T24中表达量高〔(6.7±2.4)×105拷贝/L〕,但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低(<1.8×103拷贝/L)。结论: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LC lncRNA的方法,HULC lncRNA可望作为肝癌的标志。
汪先桃郭变琴梁勤东涂植光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肝癌
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串联重复序列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血清制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CA125串联重复序列(CA125R)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重组CA125R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全基因合成一段CA125串联重复序列,并将其克隆至pET-32a(+),构建CA125R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CA125R;将构建好的pET-CA125R载体转化至E.coli BL21(DE3),确定最佳可溶性表达条件,通过Ni-NTA亲和层析系统纯化重组CA125R蛋白;纯化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结果:成功构建CA125串联重复序列原核表达载体,确定了最佳可溶性诱导表达条件(0.5 mmol/LIPTG,15℃诱导6 h);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纯化的重组蛋白正确,纯度高;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识别重组CA125R蛋白和天然CA125糖蛋白。结论:成功建立了CA125R高效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了高纯度重组CA125R蛋白及其抗血清。
梁勤东郭变琴汪仙桃李武县董晋豫王秦涂植光
关键词:CA125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
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3年
目的制备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R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将CA125一段串联重复序列(CA125R)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CA125R,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GST-CA125R融合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CA125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亚类测定试剂盒分析单抗的亚类。腹水诱生法大量制备单抗,SDS-PAGE分析单抗的纯度,间接ELISA法检测单抗的效价。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CA125R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纯化的GST-CA125R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4 000,纯度约为95%,可与小鼠抗GST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CA12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2,其分泌的单抗能特异识别GST-CA125R融合蛋白和天然CA125糖蛋白,其抗体亚型为IgG2a型;纯化的腹水单抗纯度约为90%,效价达1×106以上。结论成功获得1株能特异性识别天然CA125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经腹水诱生法大量制备了抗体,为CA125临床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梁勤东马婷婷董晋豫李武县汪先桃李紫微王秦熊海玉涂植光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相关抗原CA125单克隆抗体
过表达IL-12调节单核系肿瘤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14年
构建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THP-1单核系肿瘤细胞模型,从形态学、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表达水平及吞噬功能3方面探究过表达IL-12能否调节单核系肿瘤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结果发现,与空白和空载组相比,IL-12组的THP-1细胞界限不明显,散在细胞增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偶见毛刺状突起;核仁模糊或消失,核染色质条索状浓集;CD68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CD11b 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不明显(P>0.05),但72 h CD11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同培养条件下的空载组(P<0.05)。培养72 h后各组细胞吞噬能力比较,IL-12组吞噬率(36.7±1.2)%高于空白组(15.7±3.1)%和空载组(2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过表达IL-12可以促进单核系肿瘤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马婷婷熊海玉王秦成凤李紫薇吴碧涛林艳涂植光
关键词:过表达巨噬细胞
卵巢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对B7-H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讨卵巢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对B7-H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利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或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体外非接触共培养24 h,qRT-PCR、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KOV3与巨噬细胞B7-H1的表达;进一步利用NF-κB、JAK2/STAT3、p38 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作用于共培养体系,检测B7-H1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机制。结果显示,共培养24 h后,SKOV3及巨噬细胞B7-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非共培养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阻断NF-κB、JAK2/STAT3、p38 MAPK信号通路后,B7-H1的上调均明显被抑制(P<0.05)。SKOV3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B7-H1的表达升高(P<0.05),其机制可能涉及到NF-κB、JAK2/STAT3、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熊海玉马婷婷王秦董晋豫梁勤东李紫微张维理涂植光
关键词:卵巢癌B7-H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IL-12通过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Hep 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 ng/m L的IL-12处理肝癌细胞6 h,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 1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使用STATTIC或si STAT3抑制STAT3的活性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活化AKT之后,再次观察IL-12诱导细胞自噬的变化情况。10 ng/m L的IL-12处理肝癌细胞1、2、3、4、5 d,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10 ng/m L的IL-12处理肝癌细胞48 h,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死亡率;利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Beclin 1基因抑制自噬后,再次用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检测IL-12对肝癌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影响。结果 IL-12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抑制其增殖,降低其存活率;siRNA沉默Beclin 1基因后,细胞存活率降低;IL-12处理后p-AKT、p-m TOR、p-STAT3水平都显著降低;STATTIC预处理可增强IL-12诱导的细胞自噬,而IGF-1预处理后,IL-12诱导的细胞自噬减弱。结论 IL-12通过抑制AKT/m TOR/STAT3信号通路来诱导Hep 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自噬,该自噬可减弱IL-12抑制肝癌增殖的能力。
刘翠颖谢昌利林艳吴碧涛王秦李紫薇涂植光
关键词:SMMC-7721细胞
环氧化酶-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2013年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签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COX-2-shRNA及阴性对照质粒pGenesil-1-HK的表达启动子U6及shRNA序列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中,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U6-COX-2-shRNA-EGFP和pAdTrack-U6-HK-EGFP,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PmeⅠ线性化,转化感受态AdEasier,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U6-COX-2-shRNA-EGFP和pAd-U6-HK-EGFP,经PacⅠ线性化,转染AD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和Ad-U6-HK-EGFP,经3轮扩增后,测定滴度。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细胞中COX-2基因mRNA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MTS法观察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U6-COX-2-shRNA-EGFP和pAdTrack-U6-HK-EGFP及重组腺病毒质粒pAd-U6-COX-2-shRNA-EGFP和pAd-U6-HK-EGF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均构建正确,并成功转染AD293细胞,经包装和3轮扩增后,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和Ad-U6-HK-EGFP的滴度分别为1.4×1012和2.0×1012pfu/ml。重组腺病毒感染的SMMC-7721细胞中COX-2基因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了COX-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且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COX-2作为肝癌基因治疗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董晋豫王秦梁勤东李武县马婷婷熊海玉李紫微涂植光
关键词:环氧化酶-2基因短发夹RNA腺病毒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